楚国漆器文化介绍.doc
楚国漆器文化介绍文章来源:中国推光漆器交易网漆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乳色天然汁液,中国古代对漆字定义很早,早在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对其进行解释:“漆,木汁也,可以物,从木象形。漆如水滴而下也。”漆用于工艺制造时间较早,因而漆器制造在我国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我国最早的漆器为缠藤篾朱漆木筒,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朱漆木碗距今已有7000年历史,而楚国漆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更是占据重要地位。楚国中国漆器是与彩陶、青铜器、丝绸、玉石器等并存的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之一,也是楚文化遗物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楚人与漆器联系紧密,甚至可以说楚人是生活在一个漆的王国中,生离不开器,死也离不开漆。春秋时期楚国就已出现世代从事漆器制造,随着漆器制造的发展“漆雕”在这一时期开始成为复姓就是最好的证明。漆器制作工序繁复,造价高昂,但楚国漆器制造仍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也足以看出当时楚国国力之雄厚,物质的丰富决定了漆器的数量和水平,文化的繁荣决定了漆器的质量和风格,两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楚国漆器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楚国漆树资源极其丰富,为漆器制作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也是发展漆器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些都促使楚国漆器业得以取得较大成就。楚国漆器种类繁多,既包括楚人生时所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具和娱乐用品,也包括其死后的丧葬用品。日常生活用品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有盛食物的器皿,如漆碗、漆豆、漆盒、漆勺、漆壶(《韩非子十过》:“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其迹,流漆墨其以,输之于宫以为食器”。),有用于放置物件的漆几、漆案、漆箱,也有方便人们出行的漆杖和用于人们休息的漆床,而漆杖作为权力的象征,又分为齿杖、丧杖和爵杖;漆鼓、漆瑟、漆琴、漆竹笛等一系列乐器则作为娱乐用具被用于人们陶冶性情,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漆鹿、漆座屏等工艺品,可见当时人们对高雅生活和情调的追求。作为丧葬用品也是楚国漆器的又一功用,主要有漆墓兽、漆木佣和漆棺,其中漆墓兽和漆木佣被用于避除邪鬼保护墓主人。在这些中国漆器中绝大多数采用木胎,也有竹胎、夹苎胎和皮胎,它们各有优点。在制作方法上,最具艺术特色的首推采用透雕工艺加工而成或再进行拼合的器物,它是漆器艺术与雕刻艺术的完美结合,反映了当时人们高超的雕刻制造工艺。在造型与漆绘艺术方面,楚国漆器反映的对象不外乎自然与神怪。作为雕刻和漆绘高度结合的产物,其胎体造型和漆绘图案、色彩票都反映了楚人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品味,在纹饰方面有动物纹饰也有神话宗教纹饰,既有写实也有抽象化的描绘,很好的反映了楚国人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
在色彩方面,尚红崇黑,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红、火怀有特别的崇敬、敬畏之情,将红色视为生命、力量、光明的象征,融汇了巫术与宗教的意味,红与黑一直形影不离,它们所具有的感官刺激与愉悦深刻的影响了当时的人们,因而红与黑充当了楚国漆器色彩中的主色调,这也就形成了楚国中国漆器器表为黑漆,器内为红漆的特点。更多资讯请关注中国推光漆器交易网tgqq.99114.com,微信号gh_c388b814230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