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e 发表于 2023-9-12 08:04:40

厦门漆线雕.doc

厦门漆线雕漆线雕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工艺。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装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广泛流传。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漆线雕是厦门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精品,在厦门流传300多年,历经蔡氏13代传人。早在300年前,漆线雕像就驰誉中外,远销东南亚各国。漆线雕以精细的漆线经特殊的制作方法缠绕出各种金碧辉煌的人物及动物形象,尤以民间传统题材,如龙凤、麒麟、云水、缠枝莲等为多。过去,漆线雕大都只限于木本、漆篮和戏剧道具上。近年来,已发展到装饰在盘、瓶、炉等瓷器和玻璃器皿上,琳琅满目,并且不断推陈出新,表层还安贴24K金箔。目前,厦门工艺美术厂把漆线雕与陶瓷结合起来,创作、生产了线条陶瓷作品。如线条瓷塑《郑成功》,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被选送到日本展出,获得好评。小件漆线雕工艺品用绫缎制成盒子包装,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是旅游纪念、馈赠亲友的佳品。漆线雕最早被应用于佛像装饰。漆线雕为纯手工制作,相当繁复,工序上由原来简单的条、雕、刻发展到条、盘、缠、堆、雕、镂等十种纯手工工艺流程,一件产品需耗时几个月甚至数载的专业制作时间,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典雅,画面栩栩如生,且每件产品绝不雷同。

传统的漆线雕制作包括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等4个方面。就作品的创作设计而言,雕塑是首要的;就艺术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线装饰的技艺才是关键。漆线雕用陈年砖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经反复舂打成为柔软而又富于韧性的泥团,俗称"漆线土",再由手工搓成"漆线",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雕出各种精致而浮凸的纹样、图形,其独特的技艺为厦门独有,是厦门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漆线雕工艺在厦门流传三百余年,历经蔡氏十三代传人。漆线雕是古代的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是受宋元时期的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等工艺的启发而产生的,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清晚期逐渐成熟。漆线雕在厦门沿海地区的发展依赖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传统的漆线雕制作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对作品的创作设计而言,雕塑是首要的。但就漆线雕线雕艺术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线装饰的技艺才是关键,因而这道工序成了它的工艺名称,逐渐成了它的产品名。漆线雕:用陈年的砖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经过反复舂打成柔软,又富有韧性的泥团。俗称“漆线土”,再由手工搓成线称为“漆线”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塑造浮凸的图形。

三百年前漆线雕的制作基地在同安县马巷镇。蔡氏作坊原名“西竺轩”,现在有姓名**的可上溯到第八代蔡善养,年代约在清嘉庆年间,著名艺人蔡文沛(19111975)为第十一代传人,将作坊迁至厦门。文沛先生首次将漆线雕用以表现历史人物,且广收学生,将家门绝技公开。文沛之子水况先生是蔡氏第十二代传人,为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艺术视野更加开阔,作品《还我河山》和《波月洞悟空降妖》作为工艺美术的经典之作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藏。1972年他还将许多漆线雕图案做成独立的装饰艺术品,成为现代漆线雕生产的主流产品,获得了极大的效益,而蔡氏一门至今仍从事漆线雕的仅有十三代传人省工艺美术名人蔡彩羡。漆线雕的“漆线”工艺真正关注线本身的审美特质,使线的形态丰富而多变,在创作中随心所欲而达到“线”的审美的极高境界,体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在线条美的表现上的进化。其精细之处毫厘必现,所有细节都非常严谨,虽以线条盘结,却以浮雕形式展现。可以说。‘手工”体现了漆线雕的最大的工艺价值,也蕴含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是漆线雕的灵魂。漆线雕完整地保留闽南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厦门漆线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