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语漆缘 发表于 2023-8-30 00:00:19

非遗技艺|成都漆器——一眼便是3000年。

成都漆艺,四川省成都市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国四大漆器之一,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

http://p8.itc.cn/images01/20200625/f945a18367674bbdb3808f75a4cc5d37.jpeg

▲成都博物馆镇馆之宝《经穴漆人》(图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四川盛产生漆和朱丹,是制作漆器的主要原料,所以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漆器的主要产地之一。

成都生漆最早可以追溯3000多年前的古蜀时期,战国时,成都漆器遍及中国各地,当时成都漆艺的水平已经相当发达。西汉时期,在原有技术基础之上,成都漆艺又发明了针划填金法,以及用稠厚物质填成花纹的堆漆法等。特别是器顶镶金属花叶,以玛瑙或琉璃珠作钮,器口器身镶金银扣及箍等手法十分流行。

http://p3.itc.cn/images01/20200625/caab4f9cb8b64feb85b0d1fd3b269926.jpeg

▲成都漆器(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当时的蜀郡、广汉郡已是全国漆器生产中心,品种有盒、筐、盘、耳杯、扁壶、案、卷筒等。漆器上有用色彩精心描绘的禽、兽、神仙等图案,十分精致美观。而四川境内的成都、郫县和广汉县城北所产漆器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自成一体。

http://p5.itc.cn/images01/20200625/3b4554d393d14a2090c3e3769771e8ed.jpeg

▲成都漆器(图源:成都漆艺实践队)

在五代时,成都的金银镶嵌漆器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工艺水平,从王建墓大量出土的棺、椁、册匣、宝录、镜盒等漆器来看,当时的漆艺水平很高。

成都漆艺在唐代时达到了几乎无法超越的高度,有用稠漆堆塑成型的有凸起花纹的堆漆;有用贝壳裁切成物象、上施线雕并在漆面上镶嵌成纹的螺钿器;有用金银花片镶嵌而成的金银平脱器等等,充分显示了当时成都漆器的高超技艺。

http://p9.itc.cn/images01/20200625/aeb8bd0756924bde9c897ea7c18607b4.jpeg

▲长沙马王堆文物,几千年前的漆器至今鲜亮(图源:这和那)

在明清时期,成都已经成为了全国雕漆填彩漆器产地之一,成都漆器的种类已经达了14类,有一色漆器、罩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款彩、炝金、百宝嵌等。

http://p9.itc.cn/images01/20200625/26eb896e5dc240f7810e3d897a5877f3.jpeg

▲成都漆器(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展到当代,成都漆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具有的雕花填彩、银片丝光、镶嵌描绘等传统手工技艺和地域特色受到人们的一致称赞,当代仍是与北京、福建、扬州、广东阳江齐名的全国五大漆器之一。

成都漆器工艺特色

成都漆艺,工艺众多,做工细腻,生产耗时绵长,被誉为“雕镌知器,百伎千工”。

▲成都漆器(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其原料配方复杂,体现了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的重要发明;修饰技法独特,以“雕嵌填彩,雕锡丝光,镶嵌描绘”等极富地域特色的独特技艺,以及“平绘描线,拉刀针刻,堆漆工艺”等稀有技法而自成流派,在漆器工艺中独树一帜,风格独具。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625/cb0dfc0891d64f5ca1b2bee5259f6044.jpeg

▲马王堆出土的成都漆器(图源:文明ME)

成都漆艺中的雕填工艺、锡片平托都具有造型大方雅致、工艺精致优美且又温润的特点。

雕填工艺由于漆色如灰膏状,故在与晶莹清澈漆面的对比中,更显其内敛素雅的品质、温和静穆的色泽,给人以一种亲和感。

锡片平托艺术品中,金属折光闪烁,变化奇妙,漆面含蓄包容,给人以大度而素雅的美感享受。

成都漆器工艺流程

成都漆艺以天然生漆、实木为原料,包括雕填彩、雕填影花、雕锡丝光、拉刀针刻、隐花变涂等修饰工艺。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625/761494d826de40e1b4b89d254f0f571b.jpeg

▲调漆(图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每一道工序都极为复杂,选材也极为苛刻。要制作一个优质的漆器,要经过几十道工艺,而且每一位匠人的手艺,都是通过时间的累积得来的,没有谁能够一蹴而就。这就造成了每一件漆器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很难去模仿。

以雕嵌填彩技艺为例,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设计胎样、装饰图稿和制作木胎:经漆工多次上灰、刷底漆、打磨后,涂上几道推光漆,每一道都须干后研磨。

▲刮灰(图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雕填:即先将设计好的装饰图稿拷贝到胎体上,用刀雕出阴刻画面。然后将调制好的彩漆刮入阴纹,干后再用细砂纸研磨至纹路与漆面齐平。也可在阴纹中贴金银箔,再罩上多层透明漆并研磨。

▲镂雕(图源:文明ME)

推光、措清:即在漆器表面涂上推光漆,待干后研磨,再用头发或棉花醮植物油摩擦,经多次清抛光,使漆器表面光泽华丽。

http://p6.itc.cn/images01/20200625/e9879ecbeadc4d7e8d565d1cb04ec8f1.jpeg

▲底漆水磨(图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成都漆艺是中国漆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成都地区历代习俗的重要见证和文化交流的使者,也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

2006年5月20日,成都漆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56。

成都漆器代表性传承人

宋西平,女,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都漆艺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四川省十大民间艺术家、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会员。

▲宋西平老师(图源:四川旅游杂志)

1972年,20岁的宋西平进入成都漆器厂,师承成都漆艺大师陈春和老艺人。学习成都漆器的装饰雕花工艺和制漆胎、髹漆、研磨等工艺,掌握了漆器制作中漆工的全套工艺技法。

http://p8.itc.cn/images01/20200625/848b0bfb6fad434e976312e9762d32bf.jpeg

▲1972年第一批入厂的学徒和她们的师傅陈春和老艺人的珍贵合影(第二排左第一个宋西平老师)(图源:文明ME)

宋西平先后受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漆艺专业乔十光教授、四川美术学院漆艺专业李大树教授和四川工艺美术研究所漆艺家胡开新,重点学习漆器工艺的各种装饰技法。

她全面掌握了成都漆器每道工艺和全面技术,并得到专家和收藏人士们的一致高度认同,尤其雕工堪属成都漆器一把手。

http://p2.itc.cn/images01/20200625/aeeaedcde8064f66a2402ab2c38ee659.jpeg

▲宋西平正在擦拭漆器(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从艺四十年,宋西平以雕花填彩和雕锡丝光技法见长,雕刻功底扎实,用刀娴熟,线条均匀流畅。从制漆,制漆胎,研磨,清抛光到各种装饰技法样样精通。

▲宋西平老师正在雕漆(图源:四川旅游杂志)

从1978年以来的历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展,各类博览会和评比中,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金银铜奖十项、四川省级大奖十一项、成都市级大奖五项。

并且多次作为政府礼品赠送国际友人和官员。

代表作品有:“四季花鸟屏风”、“文君听琴”、“蜀宫伎乐图”、“雕漆隐花双龙耳瓶”、“春色满园大圆盘”、“雕锡丝光凤纹方盒”、“雕锡丝光缠枝莲纹瓶”等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625/8acbbb6299c241bf93948187880f5859.jpeg

▲宋西平老师作品 雕锡彩绘“春色满园”大圆盘(图源:四川旅游杂志)

▲宋西平老师作品 朱红雕锡丝光凤纹宝盝盒(图源:四川旅游杂志)

其中漆画“文君听琴”、“雕锡鲤鱼大攒盒”、“雕花填彩大漆圆盒”等数件漆器精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品馆和国家图书馆收藏。

http://p1.itc.cn/images01/20200625/10e40186ef95461dadce810584b2a0c8.jpeg

▲宋西平老师作品 雕花填彩漆器方盒(图源:这和那)

退休后,她自筹资金创办漆艺工作室,继续创作并且招收徒弟。以传承成都漆艺为宗旨,生产制作工艺全都采用古法制作,原材料采用天然大漆,天然矿物质颜料,木胎选用金丝楠木、香璋木、柏木等高中挡木材制作,装饰技法有雕、嵌、描、绘、堆、帖等。

http://p0.itc.cn/images01/20200625/7a3cee1f61e044ffa3c4b1ca740909f8.jpeg

▲宋西平老师工作室(图源:成都漆艺实践队)

宋西平说:如今,成都漆器和其他许多传统工艺一样,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境地,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一起来传承成都漆器最传统的制作工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遗技艺|成都漆器——一眼便是3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