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e 发表于 2023-8-31 18:00:46

国之珍藏重宝——洛阳白马寺元代夹纻干漆佛像

元代夹纻干漆佛像,据说传世有25件,1件在北京,其余24件在白马寺,即大雄殿内三世佛、韦陀、韦力、十八罗汉,加上天王殿内的大肚弥勒,这些都是1973年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调拨来的。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zeMYJOkk2wltosC%3DP0Cp%3DHn6jliva4EcD3bti%3DqgcmMpC1513481542431.jpe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注荼半托迦尊者

夹纻干漆工艺始于战国,隋、唐时处于鼎盛时期,宋代之后元代亦有,明清两代以后至今此工艺失传。纻,即纻麻,经纺织而织成的粗布,用桐油、土漆、熟石灰、糯米夯粘布均匀的涂在纻布上,再裏在用篾条定的模型上,就制成了成品像,再在造像上施以金粉等工艺。其特点是重量轻,造型美,色泽鲜,耐酸碱,耐高温,防腐防潮,坚固结实等,属国之重宝,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V6JJfT88OK3QcjxbysHu3muFDf2C20gx52ysX998CwFxv1513481558683.jpe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伐暗罗弗多罗尊者

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洛阳白马寺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是佛教的 “释源”、“祖庭”。白马寺现存佛像百余尊,多为元、明、清代所造。其中最具特点的是大雄殿内的元代三世佛、十八罗汉和二天将像,堪称镇寺之宝。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WhEenvLHWhS8U0fhBMAw12BY6QlUtQShZZe0jN2Qy0PZX1513481575076.jpe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白马寺元代夹纻干漆造像:诺矩罗尊者

干漆夹纻工艺史载东晋时期就已经被应用在佛教造像上,据说是大约公元300年由东晋著名的画家,雕塑家戴逵发明。延至北魏隋朝,到唐代佛教造像技术方面,唐代在上承北朝,隋代遗风的同时,继续吸收外来艺术,形成新的艺术风格,使佛教造像艺术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之珍藏重宝——洛阳白马寺元代夹纻干漆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