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aak_qnet 发表于 2023-9-1 05:02:30

越看越美,越看越痛心,三组流失海外佛教造像分享

大家好

我是这周调皮不起来的婧儿姐

因为要跟大家分享一组流失海外的文物

从前讲中国近代史

各种被侵略的战争

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

总觉得比较务虚

最近一阵子钻研博物馆的文物

发现了一大堆流失海外的精美珍宝

基本都是当年国家弱小、社会混乱的时候

被内外勾结地贩卖出去

真是越看越痛心

http://spider.ws.126.net/17cfd68e3920148e0d154da7ef940567.gif

正定隆兴寺干漆夹纻佛像

干漆夹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漆塑像的方法,先用泥塑成胎,后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因此又有“脱空像”之称。用这种方法塑像不但柔和逼真,而且质地很轻,因此又称“行像”。

干漆夹纻佛像是由天台山的工匠所发明,迎合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盛,由此还诞生了佛教的天台宗。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鉴真,就是天台宗。而日本唐招提寺的鉴真和尚坐像,就是干漆夹纻所做,如今是日本国宝级文物。

现存的干漆夹纻佛像极少,唐代的更少,保存完好的屈指可数。曾经在河北正定隆兴寺有4尊干漆夹纻佛坐像,1917年代被古董商贩卖给日本人山中定次郎,山中定次郎得到这些佛像后,留下了其中的一尊,而将另外3尊运往了美国纽约分店公开出售。

http://spider.ws.126.net/6d4f6b6bf0befed82616d36dc1ffd666.jpeg

唐代干漆夹纻坐佛像,高 96.5cm 宽 68.6cm,保存完好,十分精美,如今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http://spider.ws.126.net/f33b94950938f999497ac8eae36c05a3.jpeg

阿弥陀佛,馆藏于巴尔的摩沃尔特斯美术馆,博物馆断代为公元590年的隋朝,是现存最早的干漆佛像。

http://spider.ws.126.net/fb9a7bbc06d5e0a820949f4bc9d13cd2.jpeg

释迦摩尼佛,馆藏于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博物馆断代隋朝或初唐。

http://spider.ws.126.net/2ddf5dd3721d82d695aa12ec9316d2ca.jpeg

中山定次郎当年自留的那尊,如今下落不明,只有一张照片。既然是自留,起初恐怕是最好的一尊,而到拍照时仅剩肩膀以上,让人万分惋惜啊!

水月观音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唐代出现以自然舒适的姿态坐于岩石上的落迦观音像。画家周昉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水月观音,以水、月、圆光、竹及思维相的观音为主要元素。其中一种基本形象是一手扶膝,不持物,放松而自在。

现存的水月观音像的精品,在各大博物馆都很抢眼,东方美神,自信而自在地坐在那里,就是一尊妥妥的镇馆之宝。然鹅,盘点下来会伤心地发现,无论是雕像还是画像,最美的水月观音大多流失海外。

http://spider.ws.126.net/b585425e4709d31eef88539ddf314a3a.jpeg

木雕水月观音像,辽代,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森博物馆藏

http://spider.ws.126.net/abe3c05b9af786b373d6d8a41aa4621a.jpeg

木雕水月观音像,辽代,馆藏于大英博物馆

http://spider.ws.126.net/afc43fb67d08a35f9049c93cc659e717.jpeg

珐华釉“莲池会”观音像龛,明代万历,馆藏于大英博物馆

http://spider.ws.126.net/49b46e1e66d1b66f100c3a016dc5238c.jpeg

木雕水月观音,辽代,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http://spider.ws.126.net/628bf67d72562cd24672dc8ed2f63079.jpeg

水月观音坐像,南宋,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藏

http://spider.ws.126.net/23a19b747dcb179dd471eba71e4e03c4.jpeg

水月观音像,北宋,美国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

http://spider.ws.126.net/c9a84a559f6c664951c91fb115528142.jpeg

水月观音像,北宋,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http://spider.ws.126.net/4dfeaef6ab230d313639107accb7aef0.jpeg

水月观音图,唐末至五代初,大英博物馆藏

易县三彩罗汉组像

http://spider.ws.126.net/696c1cee35e1f609850b071b34d44e31.jpeg

民国初年,原本属于河北易县八佛洼的某个山洞中的比真人略大的三彩罗汉像,陆续被中外古董商辗转贩卖离开中国。经统计,这组易县睒子洞内的辽代三彩等身罗汉像一共16尊,至少毁坏了3尊。目前,可查的存世罗汉像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共10尊。

梁思成先生曾经亲眼瞻仰过易县三彩罗汉像。在其《中国雕塑史》中,梁思成写道:“其貌皆似真容,其衣褶亦甚写实。……或容态雍容,……或蹙眉作恳切状,要之皆各有个性,不徒为空泛虚缈之神像。其妙肖可与罗马造像比。皆由对于平时神情精细观察造成之肖像也。不唯容貌也,即其身体之结构,衣服之披垂,莫不以写实为主;其第三量之观察至精微,故成忠实表现,不亚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最精作品也。”

现收藏于各大博物馆的10尊易县三彩罗汉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收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老)、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物馆、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日本现代美术馆、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馆、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冬宫、法国吉美博物馆。

http://spider.ws.126.net/7f2b02c8492fb071dd32b6d8c83d9820.jpeg

http://spider.ws.126.net/7f2b02c8492fb071dd32b6d8c83d9820.jpeg

http://spider.ws.126.net/7f2b02c8492fb071dd32b6d8c83d9820.jpeg

这些佛教造像

都是那么的美

代表着我们祖先高超的手工艺水平

以及审美水平

然鹅如今却散落在各国的博物馆

孤零零地做着別家的镇馆之宝

而它们不过是大量流失海外的九牛一毛

绝大部分国人只能通过网络或书籍中的图片

欣赏它们的美

而如今想要追回基本无望

我们恨那些吃里扒外的文物贩子

恨那些趁火打劫的外国专家

这种扎心窝子的疼提醒着我们

国不能弱社会不能乱

否则贻害子孙后代

与大家共勉

认同的朋友请点个“在看”

http://spider.ws.126.net/7f680145dfdd095ed37212ee808fc650.gif

拓展阅读

http://spider.ws.126.net/883520dc5bb3c30a32ebf34978704b48.jpeg

婧儿姐

崔老师,吼猴妈

新视角,八卦历史人物新思路,玩转古迹博物馆

润物细无声的通识学习做大语文时代的王者归来

http://spider.ws.126.net/b6fd663f4903527cf4e413efdec5cf3a.gif

点击一下,有神奇的事情发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越看越美,越看越痛心,三组流失海外佛教造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