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aak_qnet 发表于 2023-9-1 11:03:07

阳江漆艺产业迎来复兴机遇 传统文化转化为生产力

http://static.nfapp.southcn.com/pic/201601/28/75798d5d-63a8-4689-8359-abb8188ae152.jpg.2

“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诗人田汉一诗道尽阳江漆艺神韵。

刚获评市“文化旅游示范点”的阳江漆艺院,是人们了解漆艺文化的窗口,同时也是集漆艺创作、制作、展示、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依托这艘“母舰”,阳江漆艺将重新扬帆起航。

了解阳江漆艺文化的窗口

上世纪30年代的梳妆箱、40年代的漆皮枕、70年代的漆皮箱……近日,记者在阳江漆艺院看见了如今不可多得的阳江传统漆器。经过岁月的洗礼,它们依然光亮如新,大方典雅。

关于阳江漆艺,有个流传已久的故事。很久以前,一辆满载阳江漆皮箱的远洋轮船,在经过非洲好望角时,遇到了大台风沉没。这些漆皮箱被打捞起来后,里外没有损坏,漆面完好,让外国人大为惊讶。从那时开始,阳江漆皮箱飘洋过海远销世界各地。

上世纪50年代末,阳江漆器经历了最繁盛时期。然而,在受到塑料制品等的挤压、顶替后,阳江的大街小巷再难觅得阳江漆器的的踪影。如今,阳江漆艺院的开放,让阳江漆艺再次走进市民视野。

与漆器非遗展馆相连的,是漆工艺基础作坊区和漆艺家创作工作室。木柸、裱布、灰地、髹漆、饰纹,通过基础作坊区,市民可以一睹漆器髹饰技艺过程。今年53岁的黄光,曾经在阳江国营漆器工艺厂工作20年,见证了它从辉煌到衰落的历史。阳江漆艺院成立,他受省级传承人傅以周老师的邀请,重拾漆器制作手艺。“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我对漆艺有着未了的情结。”黄光说。

“漆器是阳江三宝之一,尽管名声在外,但自己了解得很少,这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值得每一个阳江人来看看。”一位市民在参观漆艺院时说。

促进阳江漆器产业化发展

漆艺家创作工作室内摆放着不少漆器半成品,几位漆艺师傅或小心翼翼地抹漆,或正埋头描绘图画。他们告诉记者,工作室有10多位漆艺家入驻,包括陈其积等省、市级传承人。同时,阳江漆艺院还是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校外实践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

依托阳江漆艺院,把漆艺项目与旅游文化、特色文化、文化产业融合起来,以促进阳江漆器产业化发展,是阳江再造漆艺辉煌的一项重要行动。据阳江漆艺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阳江漆艺发展的现状,市委市政府采取“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的方式和“项目+公司+传承人+基地”模式,与当地发展文化旅游等项目相结合。2014年,阳江漆艺产业基地建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我市重点扶持的文化建设项目。2014年9月,阳江漆艺院挂牌成立。

传统文化要创新发展,更重要的是让传统文化走进市场,获得新的生命力。而与著名美术学府合作,则可以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以现代创意整合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开发新产品。例如,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传统的漆艺运用于产品研发或生活美学当中,设计新颖实用的现代漆器产品,开发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经验的创意产品等。

将传统文化转化成生产力

在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展销厅,展出了千余种来自阳江、福州和扬州等地的漆画、漆器、漆饰品等,有精致小巧的手链,有富丽堂皇的漆瓶,也有抽象唯美的漆画,每件都明码标价。同时,游客在这里还可以买到其他阳江传统特色文化礼品和旅游纪念品。

漆艺院还不断完善相应的旅游配套设施,建有4千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同时为游客提供50个小汽车停车位或15个旅游大巴停车位。还配套建有8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并配备了简单的医疗药品,可为游客提供休憩及咨询服务。

该负责人介绍,把传统漆艺文化与本地旅游结起来,既能推进漆艺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又可发掘漆艺文化的内涵,将传统文化转变成生产力,促进阳江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下一步,阳江漆艺院将通过媒体、网站、微信等媒介和参加博览会等方式加强对外推广。同时,与旅游协会紧密合作,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推荐为我市滨海旅游线路景点,打造阳江标志性的漆艺文化展示窗囗,为本地旅游业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资源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

■ 链接

阳江漆艺院位于阳东区雅韶镇雅白线距西部沿海高速雅韶入口前300米处,占地约1万平方米,包括漆艺家工作室、漆工基础车间、漆艺展销馆等,是阳江漆器、漆画、漆工艺品等大型漆器作品文化展示博览馆。配套建有4千平方米的停车场及8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阳江漆艺产业迎来复兴机遇 传统文化转化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