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e 发表于 2023-9-2 17:00:40

多图|领略阳江漆器穿越300年的艺术之美

https://t10.baidu.com/it/app=25&f=JPEG&fm=173&fmt=auto&u=3167117331%2C4107976512?w=640&h=480&s=A60627EB6622BAE6700D1032030010D1

孔雀开屏屏风,富贵大气。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张俊 通讯员/陈瑞锋)“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1962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田汉参观阳江国营漆器厂后赋诗赞美阳江漆器,一时间阳江漆器家喻户晓。

漆器、豆豉、小刀作为“阳江三宝”享誉省内外。作为三宝之首,阳江于明末清初开始生产漆器,阳江漆器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中国广东传统工艺品,具有岭南特色,一直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家具、礼器和艺术品制作,曾一度畅销海内外。既是日用品,也是艺术品,阳江漆器不仅耐用,而且有着穿越时代的艺术之美,反映了阳江人民高超的手工艺技巧和卓越的审美追求。

近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走访了阳江漆艺院,通过一件件精美的漆器,近距离领略阳江漆器直击心灵的永恒之美。

颜值高又耐用

曾风靡海内外

明清时期,阳江漆器已成为普通家庭必备品,漆皮箱、漆皮枕头、漆花木屐、漆梳妆台、漆器暖水壶是当时嫁妆五大件。据《阳江县志》记载,晚清时,阳江的漆皮箱、漆皮枕已驰名中外。当时,阳江城西门街(现南恩路西段)有漆器店20多家,出现“老义和”、“广泰成”等知名漆器店。

https://t10.baidu.com/it/app=25&f=JPEG&fm=173&fmt=auto&u=1159515555%2C1995529413?w=640&h=618&s=28D21AD44442E755D695D4B503009006

阳江传统漆器产品漆皮枕。

最盛时,阳江漆器从业人员达到400多人,月产数万漆器。1958年,阳江国营漆器工艺厂成立后,阳江漆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高峰。当时漆器厂聚集一批本地漆器制作精英,漆器产品在海外大放异彩。

https://t12.baidu.com/it/app=25&f=JPEG&fm=173&fmt=auto&u=3209350517%2C1463842933?w=640&h=662&s=B203DC4B0802125D06F9A8260300C0C1

阳江传统漆器漆皮箱。

阳江漆器既是生活用品,也是美术工艺品,具有质轻、坚固、耐用、无裂缝优点。据传在200多年前,国外一古沉船打捞队在阿拉伯海打捞一艘300多年前的中国古船时,惊奇地发现船上所有东西都已破碎,唯有一皮篢(漆皮箱)仍完好无损,海水丝毫未进到箱子,箱子上写着“阳江老义和”。至此,阳江漆器名扬海外。阳江漆器也见证了阳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点节点的辉煌历史。

阳江漆器体系庞大

集中国漆器之大成

阳江漆器体系庞大。从制作流程上,涉及漆材料、胎骨制作、漆画制作等,在漆材料上,有大漆、腰果漆、桐油等。阳江漆器种类很多,从质地上分有皮胎漆器、木胎漆器、麻(布)胎漆器、金属胎漆器、塑料胎漆器、纸胎漆器和陶瓷胎漆器。尤以皮胎产品、纸胎产品最具特色,皮胎产品又以漆皮箱和漆皮枕最著名。

https://t10.baidu.com/it/app=25&f=JPEG&fm=173&fmt=auto&u=2915111187%2C882712473?w=640&h=485&s=A69054CFC842C4CE0F30303903005050

阳江漆画所作的龙虾活灵活现,跃然画上。

在漆艺技法上,阳江漆器不断创新,增加花色品种,由过去二十多种,增加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五百多种。阳江漆艺原来只有黑、朱色,后来增加各种色漆,并有罩金、镶嵌、螺钿、描金堆漆、印花等技法。阳江漆艺融合中国漆器中雕漆、螺钿、脱胎漆、推光漆等各种漆艺流派,艺术水准不断攀上新高峰。

https://t12.baidu.com/it/app=25&f=JPEG&fm=173&fmt=auto&u=307807925%2C237774837?w=640&h=480&s=6ED217C794153DCE083206B10300D012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傅以周的作品《爻·漆黑》。

几十年来,阳江涌现出范俊、陈奇积、傅以周、曾爱琼、程运崇、梁汝欢等一大批漆艺艺术家。他们创作的漆艺漆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漆画展览。其中《银龙鱼》《秋海棠》《菩堤》等一批漆画精品先后入选中国漆画展、全国美展等。原阳江漆器工艺厂制作的彩色石雕《旭日苍松》馈赠外国领导人;原阳江漆器工艺厂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制作的漆画《葵乡》,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广东厅。

成为国家非遗文化

新生代接捧传承

改革开放后,由于消费环境变化及现代工业用品的冲击,漆器逐渐走向下坡路。阳江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阳江漆器的传承发展。该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突出文化引领,建设海丝文化名城”,“加大对漆器、风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发扬本土特色文化”。阳江漆器发展也因此迎来转机。

https://t11.baidu.com/it/app=25&f=JPEG&fm=173&fmt=auto&u=3368565856%2C832240197?w=640&h=640&s=A2A265A5004202ED8C9529290300F043

2006年5月,阳江漆器髹饰技艺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5月,阳江漆器制作大师傅以周成为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https://t10.baidu.com/it/app=25&f=JPEG&fm=173&fmt=auto&u=1827609036%2C1440880905?w=640&h=640&s=CDB82CD5020366F41CD42099030010E3

为更好传承阳江漆器文化,2014年,阳江漆艺院建成,成为集创作、展示、旅游、研发、教学、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漆器文化综合性展示窗口。漆艺院内,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5人,以及一批年富力强、熟练掌握阳江漆艺核心技艺的工匠,他们组建漆器产品设计团队,研发阳江传统文化礼品、旅游纪念品等漆器产品。阳江漆艺院还不定期举办阳江漆艺旅游产品创新人才培训班,邀请漆艺名师授课,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漆器文创产业。

除漆艺院外,阳江还有不少私人漆艺工作室,由老一辈大师带学徒传承漆艺技术。在阳江市职业技术学院内,开设阳江漆艺选修课,阳江技术中专学校今年也新开漆艺专科,吸引不少新生代学子关注阳江本土传统文化。在各大艺术展上,阳江漆器漆画成为关注焦点,受到大众青睐。

摄影:张俊 李结晶

策划/统筹:杨世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图|领略阳江漆器穿越300年的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