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131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9-13 04:00:51 | 查看: 442|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引言:平遥有“三绝”:牛肉、城墙、推光漆。如果说牛肉是平遥人醇香可口的世俗生活,城墙是平遥人抬头仰望的邈远过去,那么推光漆对于平遥人来说,既落入了尘俗,又高于生活,既是历史,又是现在。

撰文:锐尺

摄影:陈健

山西省博物院藏有一件精美的北魏时期木板漆画,它出土于大同司马金龙墓,证明了山西不仅拥有悠久的制漆历史,而且很早就开始在漆这种载体上探寻美的存在。这件漆画由两块木板以榫卯拼接而成,是一块屏风的组成部分,它以红漆为底,以黑漆勾勒线条,运用了黄、白、青、绿、橙等诸多颜色,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帝王将相、烈女孝子等历史人物,行云流水的笔法近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古人在器物上涂漆一是为了防腐,二是为了装饰,这扇屏风用漆显然不是为了单纯的防腐,制作者有着更高的美学追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魏的漆画屏风 山西省博物院藏

面对如此精湛的漆艺,我们不禁要想,经过了1500多年的流转,是否仍然能够找到它的余绪?如今山西有两种漆器闻名于世:新绛县的云雕在厚厚的漆层上剔出云纹,重视的是雕工;平遥县的推光漆在光滑的漆面上再施彩绘,重视的是画工。如此看来,显然是后者更为靠近笔墨之趣,更有可能承接起木板漆画的北魏遗风。

平遥推光漆器之鼎盛是在明清,跟随着晋商的兴起而盛行一时。平遥城里的商贾多经营票号与镖局,常常往来于京城,沾染了一些宫廷里的奢华之气,反映到漆器上,自然也不惜用料,极尽繁复。即便在瓷器已成为日用主流的当时,费工费时的漆器依然在巨商富贾的厅堂里大放异彩。

随意走进一所明清大宅,凡裸露的匾额和木柱皆刷着一层黑漆,正室里摆放着的有了年头的木箱木柜皆描彩漆,虽年深日久,依然散发着隐藏不住的光泽。大街小巷,处处贩售各式各样质量参差的漆制木盒,挑一家装潢较好的走进去,满目的漆器汹涌而来,远远望去,一片姹紫嫣红,充满世俗的艳丽色彩,奇怪的是,如果盯紧了一个小小的木盒看,又显得雅致了起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平遥漆器十分重视画工

2001年,薛生金在古城里也开了这样的一家漆器铺,那时候正是古城最火的时候,游客络绎不绝,他自己手工制作的推光漆自然也供不应求。很快,漆器铺越来越多,内行的,外行的,传统的,现代的,鱼龙混杂,都想来分这杯羹。为了追逐利润,有人摒弃了手工,改用机器抛光,有人放弃了天然漆,改用出活快的化学漆,有人不再执着于绘画的精细,甚至草草地覆上一层彩膜了事。干了一辈子推光漆的薛生金看不下去了,过了几年,就关了店面,躲进平遥附近的一座小村庄,在自己的工作室坚持用手工制作传统推光漆器。

薛生金生于漆器世家,但父亲去世得早,他并没有从父亲那里学到什么。从小喜欢绘画的他在17岁那年碰上了自己的第一个老师侯文华,跟着他到各处剧团画布景。1958年,平遥推光漆器厂成立,因为有绘画功底,他被招进厂里,师从当时著名的手工艺人乔泉玉。有了名师指导,再加上自己的悟性,薛生金技艺精进,很快就能独当一面。半个多世纪过去,薛生金已经成为平遥推光漆器界的泰斗。他的两个儿子薛晓东和薛晓钢从美术学院毕业后,都回到了家乡,延续这门父辈的手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推光漆装饰多取意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

当我们在这座名为娃留的村庄找到薛生金的时候,他已经将近80岁了,虽然声音洪亮,但已经有一点耳背,坐在一旁的薛晓东偶尔需要重复一下我的问题他才听得清。关于推光漆的问题有很多,不如就从名字入手。既然平遥推光漆器的特点是它的绘画工艺,那么为什么又会以“推光”为名?“推光”,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掌蘸上麻油与灰,在漆面上用力推擦,使漆面达到光亮如镜的效果。许多地方的漆器制作都有这道工序,为何独独平遥以此为名?

薛老先生解答了我们的疑惑:以前平遥用漆,因为费时费力,普通人家并没有推光这道工序,只有富裕人家才将漆面推光。1958年,平遥要成立漆器厂,就以推光漆器厂为名,以示制作的是精美、高档的漆器,久而久之,“推光漆器”就此传开,也就“将错就错”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推光”是平遥漆器制作的一道工序

所以大致也可以这样理解,推光完成的是漆器工艺上的部分,而后面的彩绘完成的是漆器艺术上的部分。这两部分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是“技”与“艺”的完美融合。

也因为这两个部分,所以薛生金工作室也分为两个车间。一个负责前期的漆工,另一个负责后期的装饰。当我们走进第一个车间的时候,一股浓厚的漆味扑鼻而来。“这是大漆的味道,对身体是没有害处的。”薛晓东说。所谓“大漆”指的就是漆树的树脂,自古以来的漆器用的都是这种天然漆。只见一位工人手持一把坚硬的毛刷,蘸上粘稠的漆液,反复在一块椴木上来回擦拭,起先,是深棕色的半透明液体,连续地刷上几遍,就叠加成了“漆黑”一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漆

上完漆后,需要在一定的湿度环境下阴干。夏天空气湿润,只需三天就可以干透,北方的冬天干燥,则需要一个礼拜。如果温度和湿度可以自由控制的话,显然可以快上许多。车间里有一个小房间,用玻璃罩了起来,里面的架子上摆满了上好漆的黑盒子,在严格控制的温度和湿度下,柔软的漆液做着不为人知的运动,它们迅速地吐纳,渐渐地凝固成盒子的形状,牢牢地附着在椴木之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工人在打磨上好漆的盒子

等漆干透了以后,工人还需要用砂纸精心打磨,力求平整,以便即将降临的又一层漆液可以无缝贴合,然后开启又一次轮回。上漆,阴干,打磨,如此循环往复,往往需要六至七遍。最后便是神秘的推光过程,仿佛借助人手的推擦与注入,漆会获得某种灵气,变得坚硬却不失柔和。推光后的盒子就像一块南方的龟苓膏,平滑如镜又伸手可掐,仿佛吹一口气,整个盒子就会晃动起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绘画车间布置得像一座幽静的花园

第二个车间在漆工车间对面,要大上许多,这里负责对漆器进行艺术上的装饰。同上一个车间相比,没有噪杂的摩擦声,也没有那么浓厚的漆味,这里布置了许多盆栽,幽静得像一座花园。艺人们手持一种细细的毛笔,蘸着与漆调和在一起的颜料,小心地在光滑的漆面上勾勒和点染。这里所进行的工作让我一再想起那块北魏的屏风,1500多年前那位漆画画家,或许也拿着类似的画笔勾勒着人物线条,用着诸如绛矾、雄黄、靛华、漆绿、石青、石绿等同样的矿物颜料,赋予人物鲜活的色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描金”用的专用画笔

如果说这里的描画与北魏屏风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此处丝毫不吝于对于黄金的使用。“描金彩绘和堆漆是平遥漆器真正独特的地方。”薛晓东介绍道。所谓“描金”,指的是将金粉或银粉与漆调和在一起,用毛笔轻轻点染。如果需要大面积使用,就将金箔银箔整片贴上。而所谓“堆漆”则是用毛笔蘸漆一点点堆积上去,形成所需的花纹或图案,然后再施彩绘或者贴金,于是那些凸起的部分就像浅滩上的鹅卵石,在黑色的河流上形成一座座或金光闪烁或五颜六色的小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画工

就像北魏屏风上的绘画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从题材和画风上都一脉相承一样,车间里艺人们绘制的题材也像是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画中直接移植过来,不同的仅仅是,中国画在白色的宣纸上挥毫泼墨,而漆饰则多是在黑色的漆面上挥金洒银。中国人是如何形成这样的审美的呢?或许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个夜晚,一位漆工刚刚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放松地仰卧在自家门前的草地上小憩,漆黑的夜空被闪烁的星辰点缀得分外妖娆,他忽然灵光一闪,既然星光可以装点漆黑的夜空,那么黑色的漆又为什么不能饰以金光?于是,这位浪漫的漆工便开始在黑色的漆上描起了金银,就像在黑色的夜幕上构筑起另一个世界。

我们不妨这样想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黑色的漆面上勾勒点染出牡丹花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2:56 , Processed in 0.06072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