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而可的“漆”人“漆”事
大脸兔
漆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新石器时代起,我们 的先辈就认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然而,这样优秀的传统工艺也曾经几度面临 失传。甘而可的“漆”人“漆”事
大脸兔
漆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新石器时代起,我们 的先辈就认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然而,这样优秀的传统工艺也曾经几度面临 失传。
有一位手艺人,因有感于徽州漆器产业的衰落,着手对犀皮漆、漆砂砚等濒临失 传的重要工艺品种进行恢复并取得成功,历经十余载创作出一批造型典雅、富有 特色的精品漆器,受到业界及国际交流的优评。他就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 工艺美术大师、漆器艺术家甘而可。
“不想徽州漆器后继无人”
甘而可出生于安徽黄山屯溪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初中毕业后开始学做木工,同 时还学习绘画、雕刻,后来在屯溪圆木社制作木模。10年的木工经历为他打下 了坚实的设计与雕刻基础。1979年,24岁的甘而可被招工进屯溪工艺厂工作。 由于他肯钻研,能吃苦,渐渐地他掌握了漆器制作的要领。1985年,甘而可又 被调往屯溪工艺美术所,在这里他开始接触脱胎漆器。
普通的漆器是以木、皮革、金属等制成胎,外面再糅饰生漆而成,脱胎漆器则是 用泥土、石膏等制胎,糅饰生漆后再把胎体去除,因此脱胎漆器的难度更大,工 艺更复杂。在屯溪工艺美术所工作期间,甘而可打下了扎实的脱胎漆器基本功。
1990年,甘而可在屯溪老街上开了文房四宝店,同时也卖漆器,但在这期间, 他从来没有用传统的、最精细的手法做过一件完整的漆器。1999年,甘而可关 掉了自己的店,做了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尝试去钻研和恢复传统的漆器工 艺。“我那时候想,人生的追求总不能只是赚一点钱过好一点的日子吧,我还能 做什么呢?想来想去,做漆器最适合我。因为我不想自己的一门手艺丢了,也不 想徽州漆器后继无人。”
传承与发扬,让传统漆艺重生
徽州漆器虽然只是中国漆器的一个分支,但也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尤其以 “漆砂砚”和“菠萝漆”两项技艺著名。
“漆砂砚”是一种仿石材的漆器砚台,其工艺精美,又比石砚轻巧便于携带, 深受中国古代贵族文人的喜爱。但因制作工艺复杂,产量很少,普通人难得一 见。据传最初为12世纪皇室宫庭内制,后工艺失传,到18世纪初才得以恢复, 20世纪初又再次失传。
“菠萝漆”又称“犀皮漆”,也曾是皇室贡品,是皇家使用和赏赐功臣的珍贵 之物,其成品主要为外墨内朱,高艳度、强对比,而漆中加入多种有色矿物质粉 末,使其漆色绚丽华美、五彩斑澜。和“漆砂砚”同样的命运,20世纪初期,这 一工艺也失传了。
于是,甘而可重操旧业,又搞起了徽州漆器工艺。“木工十年我打基础,工作十 年我学技术,下海十年炼心态,现在十年我要出作品。”甘而可这样给自己下了 定义。
因为有着扎实的木工基础,又善雕刻、懂设计,很快,甘而可就以切割分段的独 创手法解决了古代漆器内壁制作的难题,从而使器具内外壁均华美无瑕。接着, 他又开始研究“菠萝漆”和“漆砂砚”的技法。通过查找资料、研究大师的作品, 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过多年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