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131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8-29 14:00:28 | 查看: 1528| 回复: 0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我国漆器工艺的第一个繁荣期。器物品种及数量大增,在胎骨做法、造型及装饰技法上均有创新。漆的色调以红、黑两色为主,其特点是“朱画其内,墨染其外”。器内涂朱红,明快热烈;外髹黑漆,沉寂凝重;红黑对比,衬托出漆器的典雅和富丽,呈现强烈的装饰效果,器物具有稳健端庄之美。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彩绘神怪龙蛇及狩猎乐舞的小瑟,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鸳鸯盒,江陵楚墓出土的由蛇蚌鸟兽盘结而成的采绘透雕小座屏,堪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战国楚彩绘漆涡纹方耳杯

耳杯,是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一种饮食具。此耳杯所饰变形鸟头纹是战国漆器中最具特点的装饰纹样。

战国楚彩绘漆几何纹方耳杯

战国楚彩绘漆鹿角镇墓兽

战国楚彩绘漆透雕座屏

秦朝

漆器制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手工业门类。与春秋战国相比,秦代漆器制作更为规整、精美,器形、品种也更为丰富。秦代的历史虽不长,但秦代漆器在从春秋战国到汉代的漆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秦代漆器的纹饰多红黑辉映、飞扬流动,绘画技法娴熟流畅,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惊叹于先民如此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汉朝

西汉漆工艺基本上继承了此前的风格,但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更大,产地分布更广。出现了大型器物,如直径超过70厘米的盘,高度接近60厘米的钟等。

九子漆奁(汉)

同时能巧妙地把若干小件组装成一器,如盒内装6具顺叠、1具反扣的耳杯,薄胎单层或双层的漆奁,内装5具、7具或更多的不同大小及形状的小盒等。

新兴的技法有针划填金的金,用稠厚物质堆写成花纹的堆漆等。尤其是器顶镶金属花叶,以玛瑙或琉璃珠作钮,器口器身镶金、银扣及箍,其间用金或银箔嵌贴镂刻的人物、神怪、鸟兽形象,并以彩绘的云气,山石等作衬托,更是前所未有。西汉漆器多刻铭文,详列官员及工匠名。东汉魏晋南北朝期间漆器的出土,比起前代显得十分稀少,这与葬俗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在承袭了汉代传统的基础上,漆器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工艺装饰手法也更加细致深化。这一时期,漆器纹饰表现现实生活的内容增加,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草虫入画,舞蹈、音乐、宴会、狩猎以及人物叙事等叙事性内容,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漆器上。

隋唐

隋唐以来,瓷器已取代陶器、青铜器、漆器等成为日用器皿,瓷器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强烈冲击了成本高、人工多、时间慢的漆器制作,并在很多用途上取代了漆器。同时,在政治层面,有鉴于过度的奢华和糜烂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唐代朝廷开始限制华贵漆器的使用。对平脱漆器、金银漆器、嵌珠宝螺甸漆器的禁令,沉重打击了漆器的生产,使得唐代原本兴旺的漆器制造迅速衰落,漆器的品种也大大减少。

漆器的没落,深深的打击了而那些长期献身的漆艺事业的漆匠,尤其是过去一贯为宫廷制造漆器的工匠们。为了自己和漆器的生存,一种增加漆的厚度,并引用雕刻技巧进行艺术表现的漆器,应运而生,由此形成了新的漆器艺术--雕漆。

唐代漆器制作逐渐朝着华美富丽的工艺品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髹漆品种和技法的创新、金银平脱的盛行、螺钿镶嵌的发展、雕漆等新工艺的出现。唐代漆器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有用稠漆堆塑成型的凸起花纹的堆漆;有用贝壳裁切成物象,上施线雕,在漆面上镶嵌成纹的螺钿器;有用金、银花片镶嵌而成的金银平脱器。工艺超越前代,镂刻錾凿,精妙绝伦,与漆工艺相结合,成为代表唐代风格的一种工艺品,夹绽造像是南北朝以来脱胎技法的继承和发展。剔红漆器在唐代也已出现。

宋朝

中国的传统漆工艺到了宋元时期,制作技术体系已基本完备,主要品种有一色漆器、堆漆描金、戗金和雕漆等几大类。宋代,一色漆最为流行,战国、秦汉时期盛极一时的彩绘至此一变而为纯粹漆色的表现,显现出时代审美趣味的嬗变。

髹器的种类有单色漆器、堆漆描金、戗金和雕漆。

宋/元 剔黑牡丹孔雀纹圆盘

元朝

元代雕漆在唐宋雕漆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名家辈出的局面,张成、杨茂、张敏德均为技艺高超的制漆巨匠,浙江嘉兴为雕漆的制作中心。

“杨茂造”剔红观瀑图八方盘

“张敏德”造剔红赏花图圆盒

“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纹盘

“张成造”剔犀云纹盘

张成以制剔红器最得名,负誉海内外,但剔犀器却稀见无多。从此件具款的剔犀圆盘可知张成不仅是剔红高手,剔犀技巧也精湛至极,此盘为研究元代剔犀工艺提供了可靠而精美的实例。

国内收藏的元代雕漆数量极为有限,相当一部分流失到了海外。元代雕漆共有剔红、剔黑和剔犀3个品种,其中以剔红为最多;形制有圆盒、长方盒、圆盘、八方盘、葵瓣盘、樽等,以盘、盒居多;装饰图案有花卉、山水、人物和花鸟等。

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是中国漆器艺术发展的顶峰,该时期,漆器种类和工艺都极为丰富,官府作坊制作宫廷御用之器品种众多、造型丰富、技法多变、装饰繁复,不可胜数。纹饰也一变以前的几何纹、动物纹、图案纹饰的传统风格,改为多描绘自然界景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明 螺钿描金栀子花盘(现藏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

王世襄先生将明清时期漆器概括为:一(单)色漆器、罩漆、彩绘、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款彩、戗金、百宝嵌共14个类别。

明成祖朱棣偏好雕漆制品,在京城果园厂设宫廷漆器作坊,漆作由张成之子张德刚主持,集聚一批能工巧匠。据《明会典》记载,轮班到京服役的油漆匠每次多达5000余人,分工细作,漆器佳品,尤其是雕漆制品层出不穷。永乐宫廷漆作产品以雕漆为主,数量最多的是剔红。

明永乐剔红石榴花圆盘

明永乐剔红花卉纹盖碗

明嘉靖彩漆戗金银锭式盒

明嘉靖彩漆戗金花卉纹圆盘

明嘉靖 绿地剔红双龙纹圣寿万年盘

明嘉靖 剔红执壶

明万历 黑漆嵌螺钿云龙纹大案

明万历 剔彩双龙纹委角长方盒

宣德 剔彩林檎双鹂图捧盒

明中期 剔黑山水人物四方委角盒

明中期 剔黑开光花鸟纹梅瓶

嘉靖、万历朝是明代雕漆制作的繁荣期,以崇尚繁缛细腻、工巧华丽为艺术特点,构图谨严抑敛,刀法纤巧快利,装饰图案以道教题材和表现长生、升仙、福寿吉祥的内容为主。剔红云鹤寿字纹圆盒、剔红如意纹执壶(图)、剔红云鹤寿圆盘,装饰有云鹤、寿字、如意纹等祈福纳祥的纹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嘉靖朝官作漆器。

清中期  黑漆描金冠架

清中期 描金彩绘花瓣盘

清代雕漆与明代比较,也有明显不同之处,明代漆色一般为木胎,呈暗红色,花纹庄重浑厚,古朴厚重;而清代漆器则普遍使用鲜红漆色,繁缛纤巧,并且与鎏金等其他工艺相结合,极尽雕琢繁复之美。

清康熙彩漆戗金花卉纹几

清康熙填漆戗金云龙纹葵瓣式盘

清雍正彩漆描金云龙纹菊瓣式盘

清乾隆 剔红番莲纹紫砂壶

清乾隆 剔红嵌螺钿仕女花卉纹琮式瓶

清 黑漆描金莲蝠纹宝座式笔架

清 黑漆嵌螺钿加金片婴戏图箱

清 黑漆描金嵌染牙妆奁

康、雍、乾三朝是清代漆器制作的黄金时代,养心殿造办处的产品代表着最高水准。在造办处活计档中,乾隆时期制作雕漆的记载屡屡可见,乾隆御制咏雕漆的诗文就有几十首。乾隆雕漆和百宝嵌的制作极盛,雕漆深受明晚期嘉靖、万历雕漆艺术风格的影响。剔红漆器颜色较明代鲜红而色滞,图案纹饰也更加丰富多彩,除花卉、瑞兽外,尚有许多寓意吉祥、颂扬太平盛世的装饰纹样。装饰华丽繁琐,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势。剔红番莲纹紫砂壶(图),朱漆鲜红,刀工犀利准确,棱线清晰有力,构图饱满,花朵绽放,枝叶茂盛,华美富丽。以紫砂为漆器胎骨者不多见,故此壶弥足珍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4:51 , Processed in 0.0559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