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0月4日讯(记者 李欣 高世飞) 天水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天水雕漆则是天水文化传承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浓郁的中华传统 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雕漆匠人在继承传统 工艺的同时开拓创新,制作出不少精美珍贵的雕漆制品。
刘爱军是一位工艺美术师,也是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天水古城刘爱军的雕漆店内,各种造型精致、图案古朴的雕漆制品呈现眼前,首饰盒、屏风等,琳琅满目。这些作品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韵味。
“咱们天水的雕漆第一代产品就是 大漆家具主要以出口创汇为主,第二个阶段 以后就是在2018年一直到现在,就是2021年这个阶段就是属于旅游商品,现在人的追求也更高了,咱们要开发新一代的东西,所以这个新一代的东西就肯定要提升了,所以把它叫做大漆回归。”两把刷子漆艺工作室负责人刘爱军说。
采访中,刘爱军正在制作一款大漆主人杯。一件完整的雕漆作品,需要木工、漆工、石刻、描金布景等多项工艺。他手里正在完成的这件大漆主人杯就要经历十几道工序。漆面要反复涂刷三四十遍,漆层达数毫米。正因为整个流程都是手工打造,所以天水雕漆的生产周期也相对较长,最快的也要数月,有的甚至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
“外表面留给我们做漆工艺,这个漆工艺就是首先打个底漆几遍,然后打磨,然后再做基底。这个花纹就是用刀漆工艺里面的叫个面涂的工艺。然后你就开始像刚才做的那种,用清漆薄薄地涂一遍,干了以后用很细的 抛光粉,抛光。抛光以后再做一遍清漆,再抛光,三到五遍,就基本上达到那个非常亮的感觉。”两把刷子漆艺工作室负责人刘爱军说。
雕漆工艺最重要的就是漆的材质,天水雕漆所使用的原料是生漆,也叫大漆。在小陇山林区有不少盛产大漆的漆树,而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也正是天水雕漆工艺自古流传至今,世代传承、久盛不衰的原因。刘爱军在原来大漆的传统手艺下,将产品定位在了茶杯、手串、发簪、车载挂件等可以把玩的物件上。
“小件东西,它把玩在手上要近距离看了,不像一幅大型屏风,那远远的看,所以不需要特别的精细。可是这种小件看的细节,而且小件因为使用了,你要考虑到它的环保,环保必须是大漆,因为合成漆满足不了这种要求。”两把刷子漆艺工作室负责人刘爱军说。
近年来,随着雕漆技艺的日臻成熟和不断改良,天水雕漆的创作手法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工匠们将雕填、镶嵌、描金、堆漆、彩绘等工序巧妙搭配、灵活应用,使之在中国漆艺中熠熠生辉。
“现在在西关古城以后,咱们的展示形象的精品店做起来以后,不管外地来的,本地来的进来一看以后眼前一亮,说这雕漆还是这样的,特别感兴趣,很受欢迎。”两把刷子漆艺工作室负责人刘爱军说。(编辑 陈每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