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849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5-6 09:02:31 | 查看: 1290| 回复: 0
故事里的家风家训

宝物里的文化传承

每周六13:30 《我有传家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刘成厚

琉璃制作工艺传承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永定河畔,妙峰山下,琉璃渠村已有700 多年的历史。从元朝开始,这里一直是宫廷皇家琉璃的主要供应地。窑火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老去,也见证了古村的悄然变迁。时代的浪潮中,琉璃制作工艺又该如何传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

父亲手里接过琉璃烧制技艺接力棒的刘成厚,自幼就生长在这个古朴而又充满琉璃文化氛围的小村中,从小的耳濡目染,注定了他和琉璃的不解之缘。

“以前我们家的老宅子是琉璃窑厂配料的作坊,1955年那会儿,琉璃窑厂东迁时遗留下来很多用具,其中就有一个皇家琉璃冰箱”,刘成厚说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琉璃冰箱

这是清早期一件为皇家烧制的琉璃冰箱,用来冰镇夏季时令的水果和饮品。冰箱上面是两个长方形的盖子,上面有四个金钱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冰箱底部有个圆眼,冰融化后,水从圆眼中流到下面的托盘里。

刘成厚的父亲是琉璃窑厂一名老工人,因此,刘成厚从小就有机会在琉璃窑厂里玩耍。做一件带釉的、上了颜色的东西,是他儿时的梦想。

1979年毕业后,刘成厚到琉璃窑厂做学徒。在父亲的点拨下,他成功做出第一件琉璃作品《大肚弥勒佛》。

刘成厚潜心钻研,传承官式琉璃烧造技艺。他的作品《琉璃鹿头尊》,正是严格按照官式琉璃的制作工艺,采用浮雕手法,将五子拜寿图案作为装饰,然后经过塑型、翻模、制坯、素烧、釉烧等二十多道工序,才最终成品。

家训

无论做什么活都要仔细

细致才能出好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刘成厚《琉璃鹿头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琉璃九龙壁》(位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

刘成厚用了四年时间,于2000年龙年制作完成了这件作品——《琉璃九龙壁》。此九龙壁是按北海公园九龙壁的风格,以1:5的比例仿制而成。

传统手艺要如何传承?

琉璃工艺品制作过程复杂,工作条件艰苦,纯手工制作,所需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既要求制作者了解琉璃制作的特性,还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功底及独特的审美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刘海涛《花觚》

没有传承,这种宝贵的手艺将面临失传危机。

如今刘成厚的侄子刘海涛在跟随他学习,琉璃制作工艺将在下一代人的手里得以传承创新。

李波生

脱胎漆器工艺传承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脱胎漆器始于汉代,明清以后享誉江南,与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并列为“中华三宝”。脱胎漆器以天然大漆和绵麻布为材料,经制模,裹布,上灰,上漆,脱胎打磨,贴箔,抛光等5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因其做工精细,造型独特,典雅大方驰名国内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波生与他坚守的脱胎漆器工艺

国家级“非遗”脱胎漆器工艺传承人

李波生是第五代脱胎漆器工艺传承人,17岁他就跟随父亲学习大漆髹饰技艺,并从事彩绘设计工作,至今已经40余年。

“父亲去世前,把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所做的一件脱胎漆器——梅瓶,和几本设计图稿交给了我,他希望我能把家传的脱胎漆器技艺传承下去”,李波生说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波生父亲作品:《脱胎漆器梅瓶》

这个梅瓶,特点是小口短颈丰肩敛底。由于口小,插一枝梅花最宜。瓶身上画的也是一枝傲然怒放的红梅,是君子象征。

梅瓶很轻巧,这也正是脱胎漆器的特征:“轻若浮云”。

为什么叫“脱胎”漆器?因其在制作时,依附一个很薄的胎体,在表面刷漆。干了以后,轻轻把里面的胎模敲掉,因此脱胎漆器都十分轻巧精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波生父亲遗留的设计图稿

家训

工艺品,

必须要有工、有艺!

起初,李波生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才做好第一件脱胎漆器。然而父亲对这件作品很不满意。

“工艺品必须要有工有艺!生搬硬套,不吸引人的作品就是白费功夫!”父亲留给李波生这么一句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波生漆画《金陵十二钗》

受到父亲启发的李波生,决定把心思先集中在绘画、美学设计上。苦学了很久之后,李波生的父亲决定给他出一道难题:你能不能把《金陵十二钗》这幅画体现在漆板上?

李波生最终交出了令父亲满意的“答卷”。“楼台亭阁的建筑,线条挺拔、刚劲;人物造型看起来形神俱备。”功夫不负苦心人,他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波生脱胎漆器《隐花稳操胜券瓶》

“漆器产品不能老是一个花样、一个面孔。”李波生在赤宝砂里面镶嵌了图案,花瓶做成红黑相间,仔细看,里面还夹着各式精细的图案,漂亮典雅。

传统手艺要如何传承?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鄱阳脱胎漆器因手工制作繁琐、技术难度高、制作周期长受到了市场强烈冲击,愿意学习这门传统手艺的年轻后生也少之又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波生侄子李元作品:《双凤朝阳瓶》

值得欣慰的是,李波生的弟弟、儿子、侄子都投身到了这门传统艺术中来,努力让脱胎漆器在这个时代再次散发出古老而美丽的光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旧日物件,一门传统手艺,

一本泛黄的线装书,

一面斑驳的老城墙,一段尘封的旧时光

《我有传家宝》,沉淀历史记忆,传承文化之美

每周六13:30,相约CCTV-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4:31 , Processed in 0.0678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