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漆
百里千刀觅得自然馈赠
一件器
千琢万磨追求人间至美
流光溢彩的器物,沉淀着千年的审美与技艺。
精于工, 匠于心,髹饰传承,打磨出中国 漆艺的瑰丽传奇。
11月10日晚21点,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活起来的技艺》第三季第5集《髹饰绽华芳》,让我们一起领略中国漆艺之美。
老槐树下有口井
,赞6
作为一项古老的 手工艺,中国人最早发现、使用生漆,并由此形成享誉世界的 漆器髹饰技艺。
为了探寻 漆器髹饰技艺,主持人孙鹏飞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 林晨老师来到合肥,一起参观安徽省美术馆“ 大漆世界”漆艺作品展,在省美术馆工作人员和林晨老师的介绍下,了解了中国漆艺发展的大致脉络。
中国是大漆的故乡,漆树的原生地,早在8000多年以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利用天然生漆涂装髹饰,并且在7000多年以前,就已经能用朱砂和松烟,将大漆调制出黑色和红色,用以装饰。天然大漆附着力强,硬度大,耐磨损,防腐蚀,最早多用于木器、家具等物件的保护和装饰。后来,随着髹饰技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大漆的应用也日渐成熟,除了 髹漆的实用功能,精致美观、华丽高雅的漆器,逐渐成为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几千年来受到世人的赞誉和追捧。夹纻造像、螺钿镶嵌、戗金、描金、雕漆、犀皮,各种精妙绝伦的漆器髹饰技法应运而生,及至明清时期,已是千文万华、纷繁多姿。
几千年来,漆器髹饰不仅装点了中国人的生活,更是在唐、宋时期就相继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影响深远,绵延至今。漆艺创作也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让流光溢彩的大漆世界,再次引发世人的关注。
尤其是安徽的漆艺大师甘而可恢复创制出犀皮漆,惊艳世界,其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多家机构收藏。
随后,林晨带领主持人鹏飞来到黄山黎阳老街,拜访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甘老师也是林晨漆艺实践学习的师傅。
甘而可向主持人孙鹏飞介绍了徽州漆艺的发展历史,以及犀皮漆的制作技法。
徽州地区气候温和,适宜漆树生长。《新安志》中记载,徽州盛产漆树,并且品质优异,有着“歙漆阿胶”的美誉。明清时期随着徽商崛起,徽州地区漆业发展更加兴盛,漆器髹饰技艺也达到极高水平。
上世纪九十年代,面对工业化浪潮的冲击,日渐式微的徽州漆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州人,看着历经辉煌的徽州髹漆技艺几近断流,甘而可内心五味杂陈。经过一番思考和斗争,46岁的甘而可决定关掉生意红火的店铺,重拾当年跟着师傅学习过十多年的漆艺,潜心钻研恢复难度最大的犀皮漆工艺。
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徽州匠人踏实、精进的传统让这场孤独的探索,最终在2003年迎来了曙光。当清水拂尘,一片片美丽的纹理显现出来时,失传已久的徽州犀皮漆终于重现光彩,向世界展示了重回巅峰的中国漆艺。
一滴漆,百里千刀觅得自然馈赠。一件器,千琢万磨追求人间至美。穿越八千年沧桑历程,融合造物技法与现代美学的髹饰技艺,跨越时光,让中国漆艺有了全新的艺术表达,重新绽放出惊艳世界的灿烂光华。
11月10日晚21点,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活起来的技艺》第三季第5集《髹饰绽华芳》,安徽公共频道播出,让我们一起了解徽州漆器髹饰技艺。
传承国家非遗酿造技艺
源自明清国保窖池
中国酿 世界香
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