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的
成都漆器
成都漆艺是中国汉族最早的漆艺之一,中国五大
漆器之一。具有独特汉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成都漆器又称“卤漆”,历史悠久,以精美华丽、光泽细润、图彩绚丽而著称。2006年5月20日,该
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漆艺历史悠久
成都漆器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美术,与扬州、福建、北京、广东阳江漆器并称中国五大名漆。
从
战国时代起,由于四川因盛产生产漆器的主要原料一一漆和朱砂,开始成为著名的漆器制作基地,其中尤以成都的漆艺水平遥遥领先于全国,故而成都成为了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漆器制作中心之一,并且享有“中国漆艺之都”的美誉。
早在2000多年前,四川漆器已具有不裂口、不变形、光泽明亮、抗腐蚀性能强的优点,这在
出土文物中已得到充分证实。中国漆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今七千年的河姆渡新时器时代。其遗址出土的一件木胎漆碗,外髹涂朱红色漆,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漆器。举世闻名的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和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中出土大量精美绝伦的漆器,大多烙有“成市”、“成市炮”、“成市府”等戳记,经考证均为当时成都市府所辖的漆器作坊标记,成都漆器因此而名扬天下。2000年,从成都出土的战国船棺中发现大量做工精细、纹饰斑斓、亮丽依然的漆器,说明战国时期蜀人的漆器已非常发达。
到了汉代,四川漆器已风靡中原。品种有盒、奁、盘、耳杯、扁壶、案、卷筒等。漆器上有用色漆精细描绘的禽、兽、神仙等图案。现代漆器在继承传统风格上又有许多创新,其中尤以雕填、彩绘、堆漆、变涂等品种为独特。生活用品有盘、缸、盒、罐、碗、茶具、酒具、咖啡具等。陈设用品有花瓶、围屏、座屏、挂屏等。
成都漆器工艺卓绝
成都漆艺装饰工艺众多、制作细腻、耗时久长,扬雄《蜀都赋》有“雕镌?@器,百技千工”之旬。成都漆艺是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工艺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特征。其修饰技法独特,尤以雕嵌填彩、雕锡丝光、镶嵌描绘等极富地域特色的独特技艺而闻名漆艺界。
人们较为熟悉的北京漆器是以雕漆为主,平遥漆器以推光为主,扬州漆器以镶嵌螺钿为特色,福建则是脱胎漆器,而成都漆器,是中国最早的漆艺之_,多用推光的髹饰技法或以雕填见长,或以研磨绘著称。其中的雕花填彩在国内漆艺中独具一格,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审美价值。雕花填彩、银片丝光、镶嵌描绘等传统手工技艺和地域特色,独树一帜,至今仍是与北京、福建、扬州、广东阳江齐名的全国五大著名漆器之一。
成都漆器为手工制作,主要以木材、土漆为原料,根据设计要求将木材车制成型,再施以各色漆加工而成。其装饰技法有:雕、嵌、描、绘、堆、贴等。成都漆器有木胎、麻布脱胎、纸胎、塑料胎等多个品种,其造型美观大方、工艺精巧,漆面透明如水,光亮如镜。
成都漆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尹利萍老师说,成都漆艺用料考究,所采用的生漆主要采自省内上佳漆树,经筛选后,分类进行加工精制,这一过程俗称“卤制”,所以成都漆器又名“卤漆”。制漆时首先要根据预定用途的要求,选择适当原料的生漆,精制成用途各不相同的生、黑、红、透明漆、快干漆、金底漆等。在胎型上,广泛采用木胎、麻布脱胎,部分瓷胎和其他材料胎体,造型繁多。漆器木胎选用楠木、香樟、桐木、枣木且已放置30―40年的老木料。制漆及上漆所用的是天然
大漆,由艺人亲手调制成用于各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