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741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5-10 11:05:31 | 查看: 1136|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绛州剔犀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鹏飞制作的剔犀文创新品茶器系列的茶杯,采用木胎包银,经过近百层后髹漆剔刻而成。

日月轮回,时光交替,从历史进程中撷取的诸多精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沿袭保存下来。漆器,即是如此,经过一代又一代老艺人的不断髹饰、打磨以及口传心授,传承至今。

运城,有享誉全国的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和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先后在2011年和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工艺不同,对生漆的要求却同样很高。生漆是天然漆,也叫大漆、老漆,由专业的割漆工人从漆树上采集,用生漆髹饰过的器皿不只美观,而且耐腐。古人因此有“滴漆入土,千年不腐”一说。

剔犀的乌间朱线,呈现线条简练的云纹、草纹,是用剔刀在髹饰了上百层大漆的胎体上剔刻出来的漆器。每一件剔犀作品需经过木胎选料、调漆灰、打磨、云纹设计等上百道工序,因刀口断面清晰,层层漆纹大都以回旋生动、流转自如的云纹组成,便又俗称“云雕”。一件剔犀作品的制作流程大多需一年以上。何俊明、何鹏飞父子经年累月置身于剔犀技艺的传承,制作的剔犀精美绝伦。2021年参加由文旅部举办的“百年百艺·薪火相传”的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中,由何俊明制作的《梅花盒》被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收藏。何俊明2012年被认定为绛州剔犀技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子何鹏飞跟随父亲精心学艺,秉承传统,立足创新,制作出诸多剔犀精品,2019年被认定为绛州剔犀技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螺钿,是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山、水、花、鸟等物象,再镶嵌于漆器、家具等器物上而成。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要经过钿片裁刻、反复髹漆、螺钿镶嵌、打磨、油面推光等数十道工序,多采用灰、披、刷、画、勾、刻、裁、磨、粘、镶、嵌、扣、推等技法,是漆器制作的一种传统髹漆工艺。螺钿外观绚丽多彩,视觉效果十分强烈。李爱珍、马静母女相互切磋、口传心授,将一首民间贴海螺皮口诀熟练运用到螺钿漆器髹饰技艺中。她们制作的《冰裂梅纹捧盒》《钧瓷纹茶洗》《鬼谷子下山罐》等螺钿精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展示活动,广受专家和观赏者的好评。由马静制作的文创产品十二生肖螺钿收纳盒一经展出,便受到热捧。李爱珍2018年被认定为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女马静2015年被认定为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过程中,优胜劣汰是为常态。何鹏飞、马静作为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守正创新,保持匠心,传承古人的技艺,传承古人的智慧,迭出的剔犀和螺钿精品,正日渐成为当地的文化符号,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杜韦华文/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4 22:43 , Processed in 0.0668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