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
平遥推光漆艺植根于三晋沃土,千百年来薪火相传,实现了漆器技艺的常规性与独特性的完美结合,别具特色的技艺与文韵日趋成熟。
平遥推光漆器采用优质木材、天然大漆、矿物质颜料、金、银等作为原料,制作分木胎、灰胎、漆工、画工、镶嵌等多道工序,工艺和用料都很讲究。
薛晓东介绍,平遥推光漆器在制作时,光是人工刮灰就需要五六次,每次必须等刮上去的灰干透,才能进行下一次刮灰。每刷一道漆,都要先用粗水、细水砂纸蘸水擦拭,擦拭毕,再用手蘸麻油、豆油反复推,直到推得漆面生辉,光洁照人。光是刷漆就需要刷六七遍。
作为平遥推光漆艺新生代艺人的主要代表,薛晓东的漆艺创作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基本写实、略带抽象,通过对人、物、景的描绘,诠释着对艺术、对生活的哲学解读。他积极开拓新的领域,不仅摆脱了传统绘画内容和使用价值的羁绊,更实现了传统漆艺和科学美术理论的有机结合。
在漆艺新品创作中,他率先推行传统工艺和现代审美要求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洛神》系列、《鹤》系列等作品的创作中,打破所谓中国绘画“散点透视”的传统,大胆运用“焦点透视”,既追求中国绘画艺术的“终身不重形”“形神兼备”即“心象”,也追求外来绘画艺术的“视觉真实”“科学性”即“物象”,在新作品中成功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在谈到平遥推光漆作品如何创新发展时,薛晓东表示,还是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旅游文创产品,二是艺术类作品。艺术类作品是推进与提高推光漆艺研究的必须品,而旅游文创产品使平遥推光漆回归原本的创作目的,装点美化人们的生活,使更多的人能欣赏到这门技艺。
技艺传承
作为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除了创作优秀作品外,薛晓东认为自己必须将传承平遥推光漆器的传统技艺与文化风韵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父亲的指导下,薛晓东与弟弟一起组建“薛氏漆艺研究院”,为平遥推光漆艺的传育、研发、交流、展示搭起了高档次平台,将创新漆器作品和推光漆艺传承两大任务主动扛在了肩上。
2021年,“薛晓东漆艺名家工作室”入选晋中市首批八个名家工作室,在他的影响下,女儿、女婿也加入了“薛氏漆艺研究院”,成为薛氏第四代漆艺传人。
薛晓东经常对徒弟们说:“漆艺作品的创作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方面要继承,一方面要创新,从发展的眼光看,创新是最好的继承,但不能把传统技艺丢掉。
薛晓东在多年精心带徒传艺中,既打破了旧时代的门阀观念,不再奉行非“叩头”“过门”就不传授关键绝艺的戒律,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又坚持了守正创新,在创造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有筋骨、有温度的精品力作的同时,发挥“传帮带”作用,大力发掘和培养守道德、精技艺的后起之秀,让平遥漆艺文化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好。
时至今日,谁也说不清薛氏门下究竟带出了多少漆艺新人,但薛氏门下弟子遍及平遥,其中不乏大师级别的人才。自薛晓东被业界同仁一致推举为山西平遥推光漆器行业协会会长后,他更是将平遥漆艺的传承与发展放在了首位。一方面积极与省内外各大高校建立合作,担任外聘教授。另一方面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他除了带徒弟外,还与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签订了推光漆艺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将平遥推光漆艺人才的培养纳入了学院式规范。
如今,薛晓东从事漆艺事业已满四十个春秋,为传承和发展平遥推光漆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后他将与其他漆艺业同行一起,共求平遥推光漆艺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