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131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9-4 09:54:21 | 查看: 2126| 回复: 0
2020051516230669156934.png



      剔犀是一种漆器手工艺。由于其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效果极其相似,故得名“剔犀”。由于中国艺术品没有品牌,而且都是师承的传播模式导致中国很多古老的手工艺都失传了,但是仍有人在继续留守着。样子收藏网介绍仍在坚守古法剔犀手工艺制作的人何俊明工艺大师。

犀以雕刻线条简练、流畅、大方的“云纹”为主,故近代人多称之为“云雕”。这种工艺源于唐代,又历经宋、元、明、清四代的磨练,成为中国漆器文化遗产中颇为珍贵的一个种类,目前,这门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技艺唯独我省新绛一地尚存。



  剔犀物件的漆层厚度是别种漆器无法比拟的,它耐磨、耐蚀、耐水、耐潮,始终光亮如新,经久耐用。制作剔犀漆器作品,费时费力,像果盘、糖盒、笔筒、首饰盒等小件,少说也得做四个多月的时间。在明清时期,剔犀物件一直作为皇室家具,民间少有,故传世很少。

2011年,绛州剔犀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为新绛县黄河云雕工艺厂,由何俊明大师所传承。为了保护和发扬剔犀工艺,何俊明坚持沿用古法来熬制大漆,在市场其他漆器普遍都采用廉价化学油漆作为主材料时,他依然固守使用非常难采集的天然大漆,保护了这项工艺的纯正技术。

因为剔犀的手工生产技艺十分繁杂精致,无法用机械化作业替代,其制作需要6个基本步骤,最少需要百余天方可完成,有的甚至数年。而在新绛全县从事剔犀生产的高精尖人才屈指可数,何俊明的黄河云雕工艺厂里,老中青三代加起来也就二三十来个人能做出剔犀物件来。



  为此,何俊明想了个办法,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等高校达成协议,成为它们挂牌的美术实习基地。他想让学美术的学生们来这儿学习,并能喜欢上剔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4 22:45 , Processed in 0.04343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