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655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9-13 21:00:43 | 查看: 421|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升华(右)与父亲张家文一起创作漆艺作品。

前不久,“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2023年度入选名单正式公布,来自闽侯县荆溪镇厚屿村的张升华成为福州市唯一入选的青年传承人。

据悉,本次“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2023年度共计806人申报,项目确定有效申报共719人。申报人整体技艺水平较高,具备较大成长潜力。经专家组初选、复选、面试及项目管理委员会审定,最终遴选出全国首批扶持的青年传承人20名。

42岁的张升华作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入选。昨日,记者采访了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升华(右一)上台领取“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证书。

掌握濒临失传的雕填镶嵌技艺

昨日,在闽侯县荆溪镇厚屿村的一座老宅子里,记者见到了张升华。他正和父亲张家文一起用推光技艺为一对高达3.1米的雕填镶嵌凤穿牡丹大对瓶进行“美容”。

记者用手抚摸完工后的瓶身发现,上面虽有起伏的图案,却没有任何凹凸感,这是因为采用了濒临失传的雕填镶嵌技艺。“好的福州脱胎漆器就像镜子,人们在上面可以照见自己的脸。这是因为我们制作时用手不断地‘推光’。”张升华说,他学习脱胎漆器制作有20多年,仅是主攻这项技法,就用了10多年。

张升华介绍,脱胎漆器的制作包含上百道工序,涉及美术设计、绘画、雕刻、髹漆等多种技法。他在传统雕填镶嵌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用贝壳、蛋壳作为独特的镶嵌材料。普通的贝壳被他镶嵌在花瓶上,最后“化身”为了美丽的“凤凰羽毛”。

张升华说,制作脱胎漆器短则数周,长则一两年,需要极大的耐心。比如一对大花瓶,它们表面的装饰物做好后,还要刷几遍透明漆,让表面变得平整。上述雕填镶嵌凤穿牡丹大对瓶的制作,他就用了两年。

传承百年家族技艺

祖孙三代均有代表作

张升华的祖父张国潮是福州脱胎漆器制作创始人沈绍安第五代传人沈幼兰的女婿兼学徒。张升华的父亲张家文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祖孙三代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

张国潮掌握赤宝沙工艺,用此技法参与了我国第一辆红旗轿车的车内漆制品制作。他还设计了一套“小十五宝”,这是一套迷你脱胎漆器用品,高度仅5厘米。

张家文也掌握髹漆的各种技巧,擅长漆艺雕填、镶嵌、漆变等技艺。他曾带领张升华一起制作了国内最大的一对脱胎漆器牡丹大花瓶。

张升华则擅长雕填和图案设计,并且把雕填工艺提升到新高度,解决了雕填过程中易裂变的问题。2014年,他的代表作——四方形雕填花瓶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

希望把漆艺创作的技术经验薪火相传

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如何更好地传承下去?如何为非遗注入青春力量?这是张升华近年来在不断思考的问题。

为此,他家打破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老规矩,成立张家文脱胎漆器大师工作室,和7名中高级脱胎手工技师签订了《师徒协议》。父子俩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张升华还曾负责过福建技师学院2012级和2013级脱胎漆艺专业定向委托培养学生的实训技术指导,并承担行业大师带徒传艺工作,培养后继人才。

此次入选“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张升华将得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资金和项目上的支持。他希望可以借这个机会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人才梯队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

“福州大学城就在我们闽侯县,有人才优势。我希望可以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与高校合作,培养更多漆艺人才,传承技艺。”张升华表示。

此外,近年来闽侯县金鱼产业快速发展,张升华也积极推动“闽侯金鱼+漆艺”艺术创新实践。他将闽侯的兰寿金鱼、熊猫蝶尾金鱼等特色品种融入他的脱胎漆器创作中,让闽侯金鱼文化与“漆艺非遗”交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乐享福文化——关注严复文化、侯官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6 06:54 , Processed in 0.0609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