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
1←(详情点击)
2←(详情点击)
3←(详情点击)
2017年5月27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国家级非 遗传承人李波生在自己的工坊制作脱胎 漆器。
李波生是高级工艺 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鄱阳脱胎漆器工艺”江西省唯一持证传承人。他 早年随父学习漆艺,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创作的脱胎漆器工艺作品《稳操胜券》和《星星相印》获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多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鄱阳脱胎漆器作为一门纯手工民间技艺,始于汉代,兴于南宋,盛于明清,享誉江南,被誉为“珍贵黑宝石”和“东方珍品”。
脱胎漆器以天然 大漆和绵麻布为材料,经制模,裹布,上灰,上漆,脱胎打磨,贴箔,抛光等5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因其做工 精细,造型独特,典雅大方驰名国内外。与景德镇陶瓷、北京景泰蓝齐名,被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中华三宝”之一,曾畅销于东南亚及欧美,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四等奖。
新中国成立后,鄱阳脱胎漆器更是一枝独秀,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及国际大奖,1961年人民大会堂修建时,鄱阳脱胎漆器大幅屏风及大型吊屏,被选作江西工艺品的代表,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另有不少作品,亦被中央美术馆所收藏。南昌滕王阁、西山万寿宫等名胜的修缮与装饰,都有鄱阳漆器不可或缺的浓重篇章。
作者与李波生(左)
“鄱阳脱胎漆器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不可多得的传统工艺,它凝聚了历代鄱阳艺人的心血和智慧,是一份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李波生对记者说,“我作为其制作工艺的当代代表性传承人,有责任、有义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其不断发扬光大,让它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百世留芳,永放光彩!”。(李俊锋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