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705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9-18 12:01:21 | 查看: 745|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漆线雕工艺在厦门流传三百余年,历经蔡氏十三代传人,千锤百炼,不断精进。漆线雕是古代的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是受宋元时期的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等工艺的启发而产生的,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清晚期逐渐成熟。漆线雕在厦门沿海地区的发展依赖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在原材料上,南方盛产樟木,是雕像的首选材料;厦门同安特有的“白土”,是粉底打磨的最佳原料;而此地又广出桐油,盛产青砖,都是漆线雕的上好材料。这便是历史与地理条件使然。传统的漆线雕制作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对作品的创作设计而言,雕塑是首要的。但就漆线雕线雕艺术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线装饰的技艺才是关键,因而这道工序成了它的工艺名称,逐渐成了它的产品名。厦门漆线雕技艺的发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漆线雕工艺是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是受宋元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的启发而产生的。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时逐渐成熟,在厦门地区的发展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密不可分。 明末清初,闽南工匠们开始把漆线雕工艺用在寺庙、神佛雕像的装饰上。因技法尚不成熟,且用材粗简,以糯米粉和木胎为主,作品普遍存在保质期短、易虫蛀、易变形的缺陷。后来,工匠们发现用红砖瓦粉和漆液糅合成漆泥,再把漆泥附着在木胎上进行雕制,可使其保质几年、甚至十几年。此后,漆线雕作为独特的工艺品开始流向市场,但早期的漆线雕作品少而昂贵,清朝康熙年间只在闽南一带大寺大庙中收藏着部分精品。厦门漆线雕技艺的传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传承人的培养、带徒及梯形队伍的基本建立,努力申报和责任保护单位,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做了大量的传承和保做好技艺宣传,通过保护、弘扬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合理结合,整合最具厦门政府、社会和专家等各方面力量,形成保护工作整体的资源积聚趋势、传承传播优势,使“厦门漆线雕技艺”项目保护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并成为厦门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竞争力的特色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品牌,是特色的文化名片。 2.成立厦门蔡氏漆线雕技艺传习所,打造“厦门漆线雕技艺”研究的顶尖专家队伍,己经初步形成了政府管理部门、专职保护机构和社会专业团体“三位一体”的保护工作格局。厦门漆线雕工艺特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蔡氏漆线雕继承和发展了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理念:“错彩镂金,雕绘满眼”。在现代漆线雕的作品中,仍然表现出一些从远古流传民间艺雕的信息:青铜器中的金银错工艺;楚汉的漆器与丝绸纹样;唐代金器的华丽纹饰;北宋缂丝和定窑瓷器的丰富图案等等;漆线雕所显示出的热闹,活泼,五彩杂陈、金银交错的美,最为中国人民所赞赏,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也成为最典型的中国美为世界所接受。 蔡氏漆线雕所汇集的传统图案非常丰富,已经自成一个大系统,纵观现代其他工艺门类,的确少有能与之比肩的。漆线雕吸收了各个门类艺术的图案,从北方到南方甚至西域、南洋的图案兼容并包,并且都改造为自身适合的形式,这一点很突出,毕竟,漆线雕是以图案美为艺术基础的。漆线雕艺术传承意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3:00 , Processed in 0.0458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