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成都商报讯
在本届“非遗节”成都展区内,成都 漆器以其独特的布展形式和精美的展品,让中外观众啧啧称赞。然而这些精美 漆器背后,却是成都市漆器工艺厂(以下简称漆器厂)多年的不景气,这一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面临“艺绝人散”的境地。
幸运的是,记者日前获悉,两位留学英国的海归 博士与一位川大博士日前已与漆器厂接洽,欲斥资改组该厂,并运用自己所学,力争让成都漆艺重新发扬光大。
成都漆艺面临困境
作为成都市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手工艺,成都漆器及成都漆艺却面临严重的困境。漆器工艺厂厂长李扬平告诉记者,成都漆器厂在 改革开放后经营状况日益惨淡。1995年厂子倒闭后,5年没生产过,2000年厂里的几个管理人员和一些工人自筹资金重新生产。但7年来,厂子处境仍十分艰难。职工严重老龄化,目前在厂的20多个职工几乎都在40岁以上,“我们的制作手法几十年未变过,效率很低,急需进行技术层面上的改革”。
三博士欲投资漆器厂
幸运的是,两位海归博士、一位川大博士欲投资漆器厂并进行改组。经多方联系,记者采访到了其中的虞仲卿(化名)。
虞仲卿告诉记者,她是英国牛津大学的硕士、剑桥大学的在读博士。她的另两位搭档,一位叫柴兴周(化名),在北京大学读了本科及硕士后,又赴英国华威大学读经济专业博士;另一位叫隋继礼(化名),是川大博士生,由于家学渊源,艺术造诣很深。虞仲卿表示,他们三人因成都漆器而相识相知,并最终决定投资漆器厂。
“我们第一次见到成都漆器时,就被它的美和灵气深深打动,对这种古老技艺将要消失感到痛心。”虞仲卿说,更让他们感动的还是漆器厂的职工们,他们只有微薄的报酬,但出于对漆器艺术的热爱,没人选择离开。我们很希望能在改变成都漆艺命运的同时,为他们做点什么。”为此,柴兴周拒绝了牛津大学的聘书回到成都,而虞仲卿本人也是在剑桥休学一年回来做这件事的。
将成都漆器打造成 奢侈品
据虞仲卿介绍,他们并不是一时冲动,在与漆器厂接洽前,他们已对漆器行业有了较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到过扬州、福州等国内漆器产业做得较好的地方调查,也查阅了国外的大量文献资料。
虽然目前投资漆器厂一事还在商洽之中,但虞仲卿表示,如果他们接手漆器厂,将整合各种资源,一方面提炼成都漆艺的精华,另一方面广泛吸收包括日本、韩国、泰国、越南以及国内福州、扬州、北京等漆艺流派的风格与手法,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出发,开发出一批符合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同时,他们还将招收学徒,让那些有美术基础,又热爱漆艺的年轻人来传承漆艺。他们还打算与奢侈品公司合作,将成都漆器打入国内外的奢侈品市场。
这三个年轻人感动了整个厂
“他们这三个年轻人,让我看到了漆器业的未来。”李扬平告诉记者,这三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事业的年轻人深深地感动了整个厂子的人。李扬平透露,以前也有很多人想与漆器厂合作,但有的是看上这块土地,有的是出于其他目的,很少有人是真的想把漆器从绝境中挽救出来。“我们不愿被简单地兼并,我们要一直坚持做漆器并把它传承下去!”与这三个人差不多两年的接触下来,李扬平说他们实在、肯干,是真心想把漆器行业当成事业来做的人。
实习生吴凤本报记者陈国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