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741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9-22 06:02:59 | 查看: 419| 回复: 0
相关项目

1、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四川省),编号:Ⅷ-128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喜德县

(3)保护单位: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政民族工艺厂

2、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贵州省),编号:Ⅷ-128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大方县

(3)保护单位:大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历史渊源

漆器的特点是,图案幽雅逼真,造型朴实,漆色光亮可照人影,色泽艳丽,经久耐用,并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用作食具,不导热,不串味,不漏水,不生虫,耐酸、碱,不易腐朽,不褪色等。

大方县素有“国漆之乡”的美称,栽培漆树的历史,距今已1000多年。大方生漆以产量较多、品质优良而名扬海内外。

由于境内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于漆树生长,县内各地均有漆树分布,尤以海拔1500~1800米地段所产生漆质量最佳。百纳、长石、沙厂、瓢井是主要产区。其品种有肤姻皮、白杨皮、青冈皮、粉皮大木、灯台大木、黄豆、椒叶、厚叶、柿花叶等。

《大定县志》有言曰:“漆树生山间,其汁可髹物,其实可以作蜡,最切于人生日用之需,惟实则每岁皆结,而汁则必间岁而始割,否则,不惟无汁,反于树有损。其臭气甚烈,骤触之令人痛肿,故卫生家宜远避之。”

技艺特征

千百年来,喜德县浓缩和汇聚了彝族母语文化之精髓,成为新中国指定的彝族标准语音地,彝族漆器展现三色文化的发源地,彝族圣乍文化的中心,在中国彝族文化中占有了不容动摇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素有彝族“漆器之乡”、“克智之乡”、“母语文化之乡”等美称。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采用牛、马、羊等皮革,以棉、麻、绸、缎、木等做胎,以当地的优质生漆作原料,分为制坯、漆地、装饰等几个环节,一般一件制品需经过四十多道工序才得以完成。明、清两朝彝族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上京供奉皇帝。 彝族漆器具有图案幽雅,造型朴实,漆色光亮,色泽艳丽,质地坚实,经久耐用等特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6 02:07 , Processed in 0.0595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