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工艺是中国 漆器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它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被誉为京城工艺的"四大名旦"。雕漆体现了我国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
古诗有云:“工笔精刀摹美人,环姿燕色幻如真。晶莹 髹漆千层罩,月里嫦娥羡几分。”这首诗描述的就是“燕京八绝”之一雕漆的制作技艺之精湛与成品的精美绝伦。2006年5月20日雕漆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如今被保护于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走进“明古斋”雕漆工厂车间,角落里放着两口陈旧的粗陶缸,缸里装的就是雕漆用的原料 大漆,牛皮纸盖在上面,一股大漆特有的酸香味弥漫在空气里。旁边一位手持丝头正在髹漆的师傅正式“明古斋”雕漆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 杨之新。
杨之新对于 漆艺的喜爱自15岁就开始了,受家里人的影响,少年的杨之新独独爱上了漆艺。那时每逢假期龙王堂雕漆厂就成了他的另一个家,在哪里经常看到他向大师们请教漆艺的身影。那里的老艺人没有不认识杨之新的。都说小杨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徒。
雕漆制作是把纯天然大漆在胎上髹饰出一定厚度,再用刀雕刻花纹。而想要在雕刻中呈现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期间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十余道大的工序,每道大工序中,又要经过数十道小的工序。每一道工艺都有专门的技术。在杨之新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用于雕刻的各种各样的刀,大大小小加起来有100多种。杨之新开创的明式雕漆艺术品堪称绝世珍品,他一直遵循保留还原古代技艺。他创作的作品既有清代雕漆风格的严谨细腻,也拥有明代雕漆雍容华贵圆润浑厚的朴实风格。曾被很多中外人士收藏,并作为国宾礼品馈赠外国友人。他的各类作品更是先后获得过众多奖项,每一奖项的背后都是杨之新始终感应漆艺文化那种凝聚古人的心智和灵性、精益求精、不懈追求完美的理念。
在杨之新看来每一个漆器作品都被赋予了灵魂,犹如一本优美的历史画卷,一种无声的语言,演绎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在不断学习漆艺的同时他也愈加意识到漆艺传承的重要性。“明古斋”自光绪年间成立,杨之新已是第四代传承人。精通这门手艺的手艺人都已逐渐老去,后续力量正在逐渐减少。
杨之新始终努力的坚守着传承着延续古老的雕漆技艺,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认识雕漆。让更多的人欣赏中国1500多年的雕漆艺术不再是皇宫内府的宠儿。他想让更多人知道艺术是国人的也是中国大众的,应该让每个人都能近距离欣赏到真正的雕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