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国营 漆器工艺厂一一关山月题书
20世纪70、80年代被全国 漆器行业领导及著名的中国漆艺家、 美术学院教授评誉为中国第一园林式的漆器厂一一广东省阳江漆器工艺厂
1988年余秋里副总理参观阳江漆器工艺厂
余秋里副总理题书“为国争光”鼓励阳江漆器
余秋里副总理在阳江漆器工艺厂展览馆与阳江市政府领导及厂书记、厂长合影
阳江漆器历史久远,有四百年的历史,驰名中外,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具有东方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阳江漆器与福州漆器、北京漆器、扬州漆器、四川漆器是中国五大著名漆器。
阳江国营漆器工艺厂是阳江漆器的代表,它的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阳江县漆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国营工厂,产品不断丰富。1962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作者田汉参观该厂时题诗:“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改革开放前,它与阳江糖厂、阳江小刀厂、阳江船厂并称“阳江四大厂”,是阳江漆器出口的主要生产基地,漆器产品的胎质有:皮胎、纸胎、布胎、木胎、瓷胎、陶胎、塑料胎。装饰工艺有:彩绘、漆下彩、描金、描银、印花、刻锡、雕填、嵌钿、嵌玉石等。除漆皮箱、漆皮枕、花瓶、盘盒、茶具、酒具、烟具日用漆器外,还生产漆木家具、石雕漆器工艺品、屏风、挂屏、漆画等,品种五百多种,产品以出口为主。
阳江国营漆器工艺厂生产的漆器,光泽如镜、色彩绚丽、造型奇巧、技艺精湛、防潮耐用,既可以作生活用品使用,又可作工艺美术品鉴赏,很多产品成为全国独家经营的名牌产品。1976年以后,本厂产品销路逐年增加,远销法国、美国、日本、东南亚及港澳等19个国家和地区。1975年因研创“阳江漆”解决天然 大漆供应不足的成就,先后荣获国家轻工部三等奖、国家经贸部荣誉证书、轻工业部工艺美术总公司“先进成果"奖、广东省“优质产品"奖和阳江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科研成果一等奖”。
四百年来,阳江漆艺在生产一代又一代产品的同时,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漆艺人。阳江国营漆器工艺厂的漆艺人正是这样,固守清贫,紧守阵地、传薪续火,用巧夺天工的技艺,推动着阳江漆艺的传承与发展,才有阳江漆艺的今天。
《漆皮箱》 大漆 1972年
《刻锡彩填梅花眼镜盒》 大漆 1977年
纪念首届中国漆画展 筹备会议在广东省阳江县召开32周年
(1985年4月一2017年4月)
1985年4月5日,由轻工业部工艺美术总公司、中国漆器质量管理协会(即中国漆协)主办的首届中国漆画展筹备会议在广东省阳江县召开。出席会议有全国漆器行业的领导,有北京、福建、江苏、安徽、四川、江西、甘肃、山西、广东省的漆器企业负责人、漆器行业的权威专家、资深的漆艺家、美术学院教授、漆艺技术员。阳江国营漆器工艺厂出席会议有厂领导和厂设计人员程运崇、范俊、陈其积、马文棋、曾沃伦、梁汝欢、许章衡及厂办公室负责人、各车间负责人欢聚一堂共同商谋漆画的发展,制订措施、落实方案。
参加首届中国漆画展筹备会议大会发言有:林佑、侯惠哲、张燕、杨新立、张臣杰、杨振华、张勇、王喆希、乔十光、王小勤、蔡克振、施萱荣、王和举、郑修钤、薛铭、曾就成、曾炽喜、沙泗、黄登景。
首届中国漆画展筹备会议是轻工业部工艺美术总公司和中国漆器质量管理协会在我国的县级地方一一阳江县国营漆器工艺厂,唯一召开的一次全国漆画会议。
纪念首届中国漆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31周年
(1986年4月一2017年4月)
1986年4月由轻工业部工艺美术总公司、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漆器质量管理协会(中国漆协)主办的首届中国漆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展出。广东阳江国营漆器工艺厂漆画作品10幅入选,其中《瓜叶梅》、《牛》荣获这次展览评选的最高奖项“优秀作品奖”,《南国红棉》获工艺奖,《瓜叶梅》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成为广东省参展作品中唯一被中国美术馆珍藏的作品。为弘扬阳江漆画的优秀传统,推介阳江漆艺文化,在阳江漆画历史上写上辉煌一页。
首届中国漆画展评审委员会有:林佑、缪维、张燕、曹振峰、乔十光、蔡克振、王小勤、刘猷远、张臣杰、吴川、陈圣谋、王凌云、黄琦、曾就成、刘孝源。
1986年4月-5月,首届中国漆画展,阳江国营漆器工艺厂入选10幅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