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006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4 00:02:15 | 查看: 625|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500年前,中国的漆器工艺就达到了极高水平,尤以湖北为中心的楚国漆器被世界公认为“漆器工艺的高峰”。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长江荆江段,自古就是优质木材、生漆和黄金的产地,是璀璨的楚文化发祥地。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两千多年来,这一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荆州地区世代传承。楚式漆器造型奇异瑰丽,图饰丰富多样,色彩饱和雅重。榫卯髹漆彩绘木雕类、金漆盆盘类为其主要品类。

2011年5月23日,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历史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初建于南方,国都为郢,是今天的湖北荆州,现今都在湖北,安徽一带。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地,拥有大量丰富的生漆林,“陈夏千亩漆”间接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楚地有着大片漆树林。楚地还有丰富的林木资源,适宜做漆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西汉 彩绘漆云凤纹大圆盘

又因为早期青铜被大量冶炼,经历商周,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铜材料被大量应用于兵 器制造,而用于生活器皿制作却十分稀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铜资源的稀缺,迫使人们寻找新的替代品,而漆材料就是当时被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代替品。这些都为楚式漆器发展奠定了基础。

楚国地处“云梦泽”有着大量的花草树木和奇珍怪兽,王国维曾说“南人丰富的想象力远胜北人”,正是因为南方物产丰富,种类繁多,为南人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了养分,刺激了楚人创造灵感和创作热情,也为楚人造物提供大量素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制作步骤

楚式髹漆工艺制作需要经过三大环节:制漆、制胎、髹饰。每个环节都有其制作工序。制漆工艺与各地区大漆精制程序相同,需要割漆细滤。制胎工艺以木胎和夹 胎为主,木胎用榫卯结构及雕刻手法制作。髹饰工艺是对上完面漆后的器物进行髹饰,包括描绘、填嵌、刻划、堆饰四大类型。

制漆

传统天然生漆的精制工序:选漆——过滤——晾制—— 晒制——细滤。过滤好的生漆用陶罐盛放好,然后盖上报纸等纸张进行密封防灰尘,使用时打开取出,漆液能长久保持不变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蚌壳割漆树皮取漆→采集入漆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倒入漆池混合搅拌→从滑槽中倒入漆液分装

胎体制作

楚式髹漆工艺能在不同胎体表面进行髹饰,髹漆手法丰富,常用木胎和夹胎、皮胎作为胎体。

木胎多以榫卯结构及雕刻手法制作,再补灰涂底漆,打磨涂面漆,最后表面髹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榫卯结构木胎

夹胎多以石膏及硅胶材料制作模具,在表面铺麻布髹漆,再取出内部模具,在脱胎麻布上涂底漆和面漆,最后在面漆上进行髹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布漆工艺

皮胎轻巧柔软易于成型不易开裂,是古代制作甲胄的好材料,通常是模压成型或雕刻成型,再涂底漆和面漆, 最后表面髹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龙凤纹盾皮胎

其它竹胎、葫芦胎、陶胎等胎体,制作流程同样需要经过选料、制胎、底漆、面漆、髹饰等步骤。

髹饰

(1)髹饰工艺流程

楚式漆器髹饰工艺的流程可分为四个环节:1. 刻制胎体并打磨,以木胎为主。2.刷底漆然后打磨,再刷漆、打磨、补灰,反复数次。3.涂面漆。4.髹饰,在涂完面漆的胎体上进行。

(2)髹饰工艺分类

髹饰工艺是楚式髹漆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描绘。在面漆上用国画笔或油画笔等进行纹样绘制,一般在黑漆上进行红、灰、绿等颜色的漆绘。

2. 填嵌。在面漆上利用漆的粘性,使用金、银、螺钿等自然材料进行镶嵌工艺制作。

3. 刻划。在面漆上使用针、锥或质地坚硬的金属工具进行极细如丝的线条刻划,再涂上不同色漆形成丰富色彩图案。

4. 堆饰。用漆堆叠形成形态,后续加以雕琢或不加雕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彩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填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刻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堆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艺术特征

漆器形态

古代楚式漆器的形态多样,无论是生活器具还是丧葬用具,都体现了楚人细腻、热情、自由的性格特征。楚漆器形态流畅自然,曲线形态具有视觉流动性,线条跳动有张力、有节奏,充分体现出自然生命之美。如虎座飞鸟、卧鹿等,将各种神兽灵物结合,形态饱满、敦厚有力,线条有棱有角、有静有动,纹样粗犷与细腻并存,器物有自然生长之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虎座鸟架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虎座飞鸟

纹饰符号

楚式漆器纹样大多来源于商周时期青铜器龙纹、云雷纹等,加入了楚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神巫崇拜的纹样元素,使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楚漆器纹样题材丰富,可以概括为自然景观及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神话题材与社会生活场景等四个类别。

纹样多以条带状分布于器物胎体表面,一件器物可由不同的纹样内容装饰。彩绘线条流畅灵动,纹样装饰性强而又不失楚文化内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凤鸟纹

髹漆色彩

“七分雕, 三分画”是楚式漆器有别于其他地区漆器的独特之处,多在雕刻纹饰上髹漆或施加彩色漆绘。色调以红黑二色为主,个别器物搭配黄、绿色彩或金银粉。黑底朱漆纹饰鲜亮快,黑漆与朱漆强烈对比,庄重典雅中透出狂野奔放的豪情。以黑、朱为主对比色系,以白、青、灰作为中间调和色,用少量的黄、蓝、金、银点缀穿插其间,五彩斑斓,炫目多彩,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体现出楚人追求绚丽的视觉审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色彩绚丽的楚式漆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传承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邹德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邹德香于 1963 年起师从漆工齐义柏学习。上 80 年代荆州出土大量文物漆器,当时荆州博物馆召集能工巧匠进行复制和修复。这样的契机,使邹德香亲眼目睹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漆器。

从此,邹德香近半辈子的时光都在进行复制修复工作。由于当时条件落后,所以只能隔着玻璃,观察漆器的造型、纹饰、色彩、进行复制,从简单的器皿到大型器皿的复制,邹德香在博物馆探索了近 20 多年。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验,成功掌握髹饰技艺在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器物的特点, 恢复了楚式漆器濒临失传的脱胎技艺。

个人代表作品《曽候乙豆》《鸳鸯豆》《动物座屏》被藏家所收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邹传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邹德香长子,1970 年出生在湖北荆州,他自幼爱好美术,在父亲的影响教育下,从小跟从父亲学习楚式漆器,邹传志自 1989 年高中毕业后正式开始了楚式漆器复制工作,为学习到更多工艺技法,开始“北漂”之路。后回到荆州,继续从事楚式漆器的修复复制工作。

在学习的过程中,似艺术品的楚式漆器给邹传志极大的兴趣,通过自己刻苦勤奋的练习和多年来深入的见解,很快就掌握楚式漆器制作各种工具及知识。

2014 年被授予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于 2014 年至 2016 年间,多次携楚式漆器展品,代表湖北省赴俄罗斯、新西兰、哈沙克斯坦等国进行文化交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品展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鸳鸯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曾侯乙豆、虎座鸟架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复制虎座飞鸟、耳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笔者思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代表中国漆器工艺高峰的楚式漆器,目前从业人员仅20余人,且还在不断减少。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邹德香已年过七旬,他这辈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别让楚漆技艺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消失”。2010年,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为濒临失传的楚漆技艺保护带来了希望。8年过去,历经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探索之后,这项曾经辉煌的国宝级技艺,依然走到“生死边缘”。

楚式漆器依旧存在专业人才队伍稀缺、领军人物打造不够、文化氛围的营造不够、市场化程度不同、文化宣传不够等问题。

在发展楚式漆器的过程中也要重视保护,寻求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案,使楚式漆器得以长久弘扬。如文创性产品生产、促进传承人与文化的传播推广者合作等。

让非遗传承从生产性保护到生活化保护,我们不能仅将非遗挂在墙上,展在博物馆,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产物,让非遗文化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倪丹.楚式漆器纹样的建构理解[J].美术教育研究,2020(8):36- 38.

[2]冯修文.楚式漆器艺术风格与工艺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4):147-149.

[3]杜妍洁.基于楚式漆器工艺的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9(5):97-100.

[4]刘显波.略论楚式漆器装饰纹样的图式美学[J].现代装饰(理论),2014(11):27.

[5]李亚文.浅析楚式漆器的造物之美[J].中国生漆,2021,40(03):26-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6:29 , Processed in 0.0540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