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
镶嵌髹饰
技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手
工艺,在封建时期属于
宫廷艺术。金漆镶嵌多以象牙、兽骨、玉石、螺钿、
大漆以及金银等名贵材料为主,再经过雕填、刻灰、镶嵌、彩画等多道工艺制作而成。因其具有精湛的手工技艺、丰富的艺术内涵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
在开始本文话题之前,小志先带大家来看一件“
宝座”。
仿清髹金漆云龙纹宝座
这件“仿清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可以说独一无二的宝座了。据故宫专家朱家溍先生考证,这个宝座很有可能是明代嘉靖时期重建皇极殿(太和殿的前身)时的遗物。在清康熙年间曾重修,并一直使用到清末。
清康熙皇帝画像
朱家溍先生介绍,这件宝座具有典型的明代龙纹式样。非常有意思的是,在1915年袁世凯登基的时候,因为他腿短,他专门赶制了一把具有西洋风格的九龙宝座替换了这个金龙宝座。
为了修复这件宝座,专家们根据清朝皇帝画像里宝座的形状,由刘炳森先生绘制图样,从1963年起,故宫博物院动用各个工种13位专家,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金龙宝座修葺一新,回归太和殿。
故宫专家修复金漆云龙纹宝座
金漆镶嵌 完美结合
这件不好修理的金龙宝座用的就是“金漆镶嵌髹饰工艺”,何为金漆镶嵌,顾名思义,就是在“金漆”上进行“镶嵌”工艺。“金”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多以黄金为主,包括金片、金箔、金粉等。“漆”即是指传统大漆,是用从漆树上割下来的漆液制成的天然大漆。
“镶嵌”是指将各种天然玉石、兽骨、牛角等原料,雕刻成人物、花鸟、山石、楼台等各式浮雕,镶嵌于漆胎之上。而“髹饰”则是作为漆艺的专有动词使用,唐朝大家颜师古曾言:“以漆饰物谓之髹”,明代黄大成在其漆艺专著《髹饰录》中也将“金髹”称为“金漆”。“金漆”与“镶嵌”工艺相结合,便是所谓的“金漆镶嵌”。
乾隆花园紫檀框描金冰片
梅花纹嵌百宝岁寒三友迎风板
身份尊贵 工艺奢华
金漆镶嵌是中国传统
漆器中的重要门类,在材质上,有玉石镶嵌、彩石镶嵌、螺钿镶嵌、百宝镶嵌之分。从工艺讲,又有平嵌、矫嵌、立体镶嵌之别。这些工艺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金漆镶嵌因用料名贵、工艺讲究,其作品充分展现出独有的奢华与尊贵,彰显出不同凡响的皇家气派。
《华冠群芳》屏风
仿明代描金山水人物纹黑漆盒
据金漆镶嵌技艺传承人柏德元先生介绍,金漆镶嵌作品的制作分为四大步骤:1.设计,要求造型美观,结构科学,要使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造型与纹饰相呼应。2.制作坯胎,选用上好的红白松木,经烘干定型后制成木胎。3.髹饰漆胎,首先要在坯胎上披蔴或裱糊布、纸,涂刮灰腻子,以起到平整加固的作用。再施以天然大漆或合成大漆,打磨平整,制成漆胎。4.装饰,包括镶嵌、彩绘、雕填、刻灰、断纹、虎皮漆等多种工艺,表现手法纷繁多样。
金漆镶嵌技艺传承人柏德元
彩绘描金工艺
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金漆镶嵌这门工艺也日臻成熟,明清两朝是金漆镶嵌发展最快的历史阶段,出现了百宝镶嵌和立体镶嵌等多种工艺。同时,在品种上,由器皿摆件、酒具、食具发展到各类家具、屏风、车马等大型器物,应用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
明 彩漆戗金云龙纹漆盒
清 刻灰六方墩
匠心筑梦 国宝频出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元代油漆局、明代果园厂,以及清宫造办处都是当时专为皇家制作的场所,为北京漆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古朴典雅、富丽堂皇、独树一帜的宫廷流派。
断纹平金开黑二门三屉柜
金漆镶嵌亮格柜
在清王朝灭亡后,曾为宫廷服务的漆器工艺也流入民间。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京的金漆镶嵌行业急剧衰落,大多破产倒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扶持下,京派金漆镶嵌工艺获得了新生。在1956年,北京的十六家作坊公私合营,合并为北京金漆镶嵌厂,一时间人才济济,金漆镶嵌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
其作品在全国大赛中屡屡获奖,如1990年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立体镶嵌《九龙壁》,2003年被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北京工艺美术珍品的香山勤政殿《金漆镶嵌宝座》系列工程等等,都已成为国宝级艺术品。
大型精工立体镶嵌《九龙壁》
香山勤政殿《金漆镶嵌宝座》系列工程
柏德元设计
保护技艺 传承有序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北京金漆镶嵌行业大胆改革,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积极探索,引进现代元素,使古老的金漆镶嵌工艺再次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
在2008年“金漆镶嵌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金漆镶嵌技艺传承人,柏德元先生深刻意识到,要想使传统工艺获得新的生命力,要让非遗技艺世代传承下去,就必须着力抢救濒临灭绝的技艺和品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金漆镶嵌技艺,柏德元从保护传承人、保护技艺、创新产品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关措施。
大型精工矫嵌屏风《锦绣前程》
柏德元设计制做
红楼梦《露秋咏菊》屏风
同时经众多老艺人的呼吁,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金漆艺术馆”和“金漆镶嵌奇石馆”,还定期举办“金漆镶嵌文化节”等多种活动,使大众百姓也可以接触到这门古老的宫廷艺术,让非遗理念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深入人心。我们希望,并且有理由相信,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在今天不仅不会失传,还会成就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