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
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这是田汉同志1962年4月13日参观阳江县地方国营
漆器工艺厂时题的诗句。
阳江漆艺始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阳江漆艺分皮胎,纸胎,木胎,产品主要有日用工艺品,家具,其中以皮胎
漆器最有传统特色。它防潮,耐用,又古雅美观,解放前就远销东南亚各国,以生产漆箱,漆枕,和小件漆器而闻名。皮雕绘彩是阳江漆器著名工艺,具有地方特色和风格。20世纪初,广泰成生产的“皮雕金漆盒”,在南洋赛会上曾获得金质奖章,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也获得金奖,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声誉。传统的阳江漆皮箱以杉木为胎,内外各贴一层牛皮,经加固烫平再在表面
髹漆而成,各地的博物馆用它来存放名人字画,并受到法国人的青睐。漆枕则是在木架上用藤条编织轮廓后套一层牛皮,烫平髹漆而成,优点是坚固,防潮,耐水,质轻无裂缝。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成果的运用,阳江漆器不断创新,增加花色品种。解放后漆器社纷纷成立,并转变为国营漆器厂,厂房不断扩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的品种也由解放前的二十多种增加到五百多种,阳江漆艺系列产品也屡次在全国工艺美术品评比活动中获得奖项。1958年创建的阳江漆器厂,除生产漆皮箱、漆皮枕、漆皮盒等传统产品外,还生产了各种茶叶盅、茶具、酒具、烟具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屏风、挂屏、花瓶、磨漆画、仿古文物等艺术陈设品。漆器的颜色则由原来的黑色、朱色增加到多种颜色。还有皮雕彩绘、罩金、金、银、铜、锡装饰和利用
镶嵌彩画、螺钿、贝壳、描金堆漆、拍花、印花等技术,使产品更加丰富多彩。“柿子盒”(装珍珠玉器金饰的首饰盒)是用樟木加工平削为胎,有朱红色赭石和金色等多度磨刷抛光而成,造型美观、色形艳丽,富有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曾于1968年在《广东画报》作过介绍,并多次获奖,深受群众的喜爱。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阳江漆器曾经是广东省出口创汇的一面“红旗”,也就是说阳江漆器的出口创汇量曾经在广东最多。
20世纪80年代阳江的漆家具十分盛行,主要是用罩金技法画上各种花鸟等,但是这个时候用
天然漆做家具就开始少了,已用腰果漆(一种朱色的化学漆)替代天然漆。当时还能够熟练运用天然
大漆的师傅大多都已经五六十岁了。而阳江漆器随着原国营漆器厂的萧条破产,其漆器藏品、作品在阳江相对其它地方来说反而更少,搞得在21世纪初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漆器出来提供给专家评审,只能拿些不是怎么好的腰果漆作品,而天然大漆制作的漆器,更是近乎绝迹,结果导致申请失败。而由于阳江漆器行业的整个产业链的消失,现在阳江还能够运用天然大漆制作漆器的师傅,更是少之又少,且大多会运用大漆的漆器师傅都已经年过八十,即便想重操旧业,也是有心无力。现在阳江只剩下几个搞漆艺的师傅仍在努力着,但大多使用腰果漆,而只有刘锦标师傅仍然坚持使用传统天然大漆进行创作。
20世纪80年代大工业机械化生产迅速冲击了传统漆器工艺。这一时期,阳江国营漆器厂开始不再使用天然大漆,而改用腰果漆。以腰果漆代用大漆,价廉省工,能取得一时的经济效益,但是腰果漆是化学合成漆,没有天然大漆的美感,腰果漆不如天然大漆的耐热、耐酸碱、防腐蚀、防潮、防霉、环保安全无毒。刘锦标师傅认为,自从20世纪80年代阳江国营漆器厂大量应用腰果漆代用天然大漆,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断送了阳江传统漆器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80年代正是新生一代漆器老艺人子女顶班进厂的时候,他们生产的腰果漆制品源源不断地涌向市场,可惜好景不长,到了90年代初,腰果漆制品已出现滞销,直至工厂停产乃至破产。那些老艺人,身怀绝技,至今已经相继离世,而他们的子弟,至21世纪初已是中年,学到的是一时经济效益的腰果漆工艺,而对作为珍贵而优秀的文化遗产,天然大漆的传统阳江漆器工艺一无所知,阳江传统漆器就快到了艺绝人亡的境地!
天然大漆本身的半透明性,决定了纯天然大漆,很难制作高亮度高纯度色彩的漆艺作品,以致于很多漆画给人的感觉都是阴沉沉灰蒙蒙的。漆艺中的色彩,是漆艺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漆画一般需要两个月左右才能完成,漆画家色彩的表现力重在熬漆的过程,乔十光老师说,漆画家都是自己熬漆,然后配备自己需要的色彩,漆画的好坏不仅在于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还要看漆画家熬制出来的色彩”。漆艺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熬出来的,这本身就决定了色彩运用上的难度,如果对大漆的性能不了解,就很难能够调出来合适的颜色,这决定了传统天然大漆漆画很难类似油画那样自由运用高纯度色漆颜色。要把漆艺做好,就要先做一个合格的漆匠。刘锦标刘师傅熟练掌握天然大漆的性能,运用阳江传统漆器罩金漆技法,利用天然大漆调制出各种亮度的色彩和纯度较高的色漆,其效果更优于腰果漆。
阳江漆器工艺最具特色的是罩金漆。与一般意义的罩金髹不同,阳江罩金漆是一种特制的熟漆,这种熟漆以天然大漆炼制而成,漆膜晶莹剔透,笼罩在银箔之上金光灿灿,具有豪华富贵感。此罩金漆应用在阳江漆器的髹饰最多最广,用以调制彩色漆奇艳无比,可以说是世界漆器行业中的一支独秀。由于腰果漆的大量运用,目前还能够调制出阳江罩金漆的师傅已然不多,几近失传,刘锦标师傅熟悉罩金漆技法,非常希望该技法能够得以延续传承下去。
特别要跟大家说的
复兴阳江漆艺方面,我们正在做着第一与第二步的工作,我希望大家对我支持的是:为我介绍更多懂得这传统工艺的老前辈,利用他们的用漆技术与工艺,结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复兴是指日可待的.
有时,我们不要去等,更不要去怨,路是一步一步走的,只要我们都能为这行业出份力,其实成功就在眼前,在这方面,我感觉应该感谢我们漆艺的老前辈____陈奇积先生,为这一行业的复兴默默地付出他的一切.
第一步:个体人员少投入,形成利好的产品市场.(目前我所知的玩漆画方面,并有自己个人工场的不少于五家,同时经营得都很好.)
第二步:利用现有的技术人才,培养这方面的技术人才,确保产品化后技术人才不足的现象.(做为老前辈,这一方面陈奇积先生是众前辈学习的榜样,阳江漆艺如有复兴的一天,陈奇积是功不可没的,因为当我们在说三道四时,他在默默地为这行业贡献了他的一切.)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复二十九楼:
到上海,你去哪看看你就清楚,这漆工艺在这条街上成行成市,成了这方面产品的市场,而这个市场从2001年到现在,经营状况都很好,也带动了长三角一带的美术类学院开发这一方面的专业,使漆品工艺品走向市场!而我们现在的"南海一号"展开,就应该建立阳江工艺一条街,帮助阳江工艺走出去,带动阳江漆艺再度复兴!
对于教与不教,对于免不免学费,老艺人是否太自私的问题,我看了上几楼,真不知他们在说什么?我只是想说,你自己都不重视,也不尊重别人,别人何来把自己的技术教给你?这也是知识产权来的.
阳江漆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具有东方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阳江漆器—色彩绚丽、造形奇巧、技艺精湛、防潮耐用,既可作生活用品使用,又可作美术工艺品鉴赏。
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宋代时,阳江漆器制作技艺已相当精美了;到了清朝,阳江漆器生产曾盛极一时。手法有平磨彩绘、描金、推漆、镶嵌、刻锡、印锦、暗花、涂变等等。漆皮箱、漆枕,现在是运用平磨彩绘、 暗花、涂变等装饰艺术。镶瓷烟具,造型素雅,色泽金亮,犹如玳瑁;锡片镶嵌屏风,装饰 取材富有江南农村情趣;用刻锡研磨的糖果盒,造型图案具有民间艺术的纯朴风格;红柿脱 胎糖盒,采用柿子柔美圆滑的外形,扩大体积作为造型,糖果盒盖涂上透明的棕色漆,盒内 则是金漆,色调和谐,漆色鲜亮。阳江漆器素以平滑 淡雅,久用愈亮,牢固耐用而著称。阳江漆器在装饰上多采用平绘手法,取材于花鸟山水。 它用笔简练,流畅生动,色调明快,刻工精细,风格豪放,形成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阳江漆器的制作,在明末清初。初时只生产皮箱、皮枕,颜色只有红黑两种。由于色泽光滑可爱,能防潮防蛀,因而人们很喜欢选用,生产逐渐发展,行销省港各地。传说清道光年间,有一个外国商人购得一批阳江漆皮箱,内装贵重物品,乘船回国。船在海上沉没。几天后,这个商人偶然在海边拾获自己的一只皮箱。抹干后,外表光滑如故。揭开一看,不由得惊诧不已。原来他以为那只皮箱在海里漂浸了多日,里面的东西肯定被海水浸坏了,谁知箱里一点水渍也没有!这个商人不但逢人都夸这件事,还写文章在报上发表。于是最江漆器便驰名中外了。
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宋代时,阳江漆器制作技艺已相当精美了;到了清朝,阳江漆器生产 曾盛极一时。
品种:过去仅有20多种,以漆皮箱和红漆枕最著名。现在的花色品种已增加到200多种,其中烟 具、酒具、茶具、文具、花瓶、屏风、首饰盒、折式家具等,都是新创制的产品。
特点:阳江、广州、佛山和潮汕等地均生产漆器,其中尤以阳江漆器最负盛名。阳江漆器素以平滑 淡雅,久用愈亮,牢固耐用而著称。阳江漆器在装饰上多采用平绘手法,取材于花鸟山水。 它用笔简练,流畅生动,色调明快,刻工精细,风格豪放,形成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工艺: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阳江漆器从过去只能生产油光漆,现在发展到推光漆,色彩更为鲜艳, 质地更加光莹可爱。在装饰艺术上,过去只有皮雕和平绘两种,如今的手法则有平磨彩绘、 描金、推漆、镶嵌、刻锡、印锦、暗花、涂变等等。漆皮箱、漆枕,现在是运用平磨彩绘、 暗花、涂变等装饰艺术。镶瓷烟具,造型素雅,色泽金亮,犹如玳瑁;锡片镶嵌屏风,装饰 取材富有江南农村情趣;用刻锡研磨的糖果盒,造型图案具有民间艺术的纯朴风格;红柿脱 胎糖盒,采用柿子柔美圆滑的外形,扩大体积作为造型,糖果盒盖涂上透明的棕色漆,盒内 则是金漆,色调和谐,漆色鲜亮。
刚刚查了点资料,原来阳江漆器还真的挺好的
广东阳江漆器始于明末清初,距今约有300多年,阳江漆器分皮胎,木胎,纸胎,产品有日用工艺品,家具等类,以皮胎漆器最有传统特色,具有古雅,防潮,美观,耐用等优点.建国前,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在华侨中素有声誉.1956年,建立了阳江漆器工艺厂.传统的阳江漆皮箱以杉木作胎,内外各粘一层牛皮,经过加固,烫平,再在表面髹饰而成.漆枕头则是在木架上用藤条编织轮廓后,套上一层牛皮,烫平后再髹饰而成.它们的优点是质轻,耐水防潮,坚固耐用,无裂缝,色泽光亮.此外,还有各种盘,茶叶盒,茶具,酒具,花瓶,家具,烟具日用品以及屏风,挂屏,磨漆画,仿古文物等艺术欣赏品,品种已有500多种.在髹饰技法上,由原来的黑色,朱色增加到各种色漆,并有罩嵌,镶嵌,螺钿,描金堆漆,印花等,鲜艳夺目,五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