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脱胎漆器的基本介绍
鄱阳脱胎 漆器工艺是 江西省鄱阳县的一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历经几千年流传至今,其纯手工制作的精密度和细腻度,是历代艺人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超凡的创造才能,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鄱阳脱胎漆器传习江西漆器制造传统,成品光泽圆润,外形若骨,刻绘精细。
鄱阳脱胎漆器起步于先秦,历代传承,到晚清有了重大发展与突破。鄱阳脱胎漆器凝固成形脱胎制模工艺,为脱胎漆器制作工艺 开辟了新的途径,为中国脱胎漆器制作开辟了先河。鄱阳脱胎漆器的制成要经过造胎、上漆、加金属金口、彩绘、打磨、退光检验等工序。漆器的胎质主要有木胎、夹绽胎、皮胎、籘胎等多种。一件脱胎漆器的完成,必须经过模胎、割胎、粘胎等工序,对于大型器具来说,尤为复杂。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鄱阳脱胎漆器为江西轻工业产品出品大宗,产品达300多种。其45公分双屏红宝砂扁肚花瓶,为美国MARBRG灯公司改作为高级台灯;日本连续13年进口鄱阳各类漆器,1976年,鄱阳脱胎漆器以具独特工艺脱模制作的一对高2.7米,直径0.9米,黑底嵌白银线,分别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大闹天空的上彩图案万件大瓶,在广州秋季中国出口产品交易会场上引起轰动效应,三天后即为日本客商以重金买走。其后,又多次制作超两米高万件大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