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406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13 15:02:36 | 查看: 703| 回复: 0
102艺术   · · 生活 生活螺钿妆成翡翠光文 / 常亦扬  清代诗人刘应宾有诗云“螺钿妆成翡翠光”。螺钿的光泽堪比翡翠,华美高贵,赏心悦目。其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雕刻、抛光,成品往往视觉效果奇佳,光彩夺人。螺钿工艺以其光而不耀、内敛有节制的独特魅力占据我国工艺美术史上不可替代的一席。一、螺钿的内涵及历史渊源螺钿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的应用历史悠久,商周时即有漆器以螺钿作镶嵌花纹。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出土的一件彩绘兽面凤鸟纹嵌螺钿漆罍(图 1)就采用了螺钿工艺,雕琢精致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古代,螺钿亦有钿嵌、螺填、陷蚌或坎螺之称。宋方勺在《泊宅篇》中称之为“螺填”,元陶宗仪在《辍耕录》中称之为“螺钿”,明黄成在《髹饰录》中则称之为“陷蚌”“坎螺”。“螺”与“钿”原各有不同词义。“螺”指江河湖海中的螺蚌壳,“钿”指将金银宝石等镶嵌在器物上作装饰。徐铉在《说文》新附中说,“钿,金华也”。《集韵》有记载,“钿,以宝饰物”。钮树《说文新附考》有言,“钿,宝钿,以宝饰器”。《髹饰录》以“钿螺”合用,《利用第一·霞锦》中说,“钿螺、老蚌、车螯、玉珧之类,有片,有沙。天机织贝,冰蚕失文”,描述了螺钿可裁切成片或研磨成粉饰于器物,其天然光泽好似锦绣,连传说中的冰蚕锦也失去了光彩。螺钿在工艺美术中的大量应用,大致开始于晋南北朝之际,成熟、盛行于唐代,一直延续到晚清。沈从文先生在《螺钿史话》一书中认为,螺钿工艺在美术中重新占有一个位置的时间“照文献记载,则时代宜略早一些,或应在西汉武帝到成帝时,因为用杂玉石珠宝综合处理,汉代诗文中均经常提起过。宫廷用具中如屏风、床榻、帘帷、香炉、灯台和其他许多东西,出行用具如车辇、马鞍辔……无不有装备得异常奢侈华美价值极高的”“金银、珠玉、绿松石、红宝石、水晶、玛瑙,以及玳瑁,均有发现,惟蚌片实少见”。 1图 1 彩绘兽面凤鸟纹嵌螺钿漆图 2 广寒宫图嵌螺钿黑漆盘残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2:52 , Processed in 0.0435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