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131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15 05:05:17 | 查看: 706| 回复: 0
插播一个博物馆——北京金漆镶嵌博物馆,我怕我不赶紧写了就忘了,哈哈。

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于2022年8月27日正式开馆,位于朝阳区红寺村,是依托京城著名老字号企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漆镶嵌髹饰技艺”的申报、保护、传承单位“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非遗主题博物馆。

馆内共收藏展示金漆镶嵌工具、图纸、雕填、彩绘、镶嵌、刻灰等多种工艺门类的传世佳品、当代工艺美术大师艺术精品、民族特色漆器以及国礼作品300余件(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一、博物馆正门及匾额

博物馆目前是免费预约参观,工作日下午两场,周末上下午各两场,有专业人员全程带领参观免费讲解,周一闭馆。有人数限制,需要提前约,公众号即可预约。

中国的漆艺源远流长,古人云:滴漆入土,千年不坏。说的就是大漆。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国漆,泛称中国漆,为一种天然树脂涂料,是割开漆树的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黏性乳液,经加工而制成的涂料,涂覆于器物胎体表面作为保护膜,表面被涂过漆的胎体经过反复多次的髹涂后,不仅坚固耐用,多样的装饰还能使器物色泽华丽。

大漆最早在何时使用,实用漆器具体何时出现,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的国家。我国发现和使用天然生漆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将我国漆文化向前推进了一千年,代替河姆渡遗址的朱漆木碗成为我国的漆器之源。至晚在商周时期,漆器的品种和工艺水平就登上了高峰,战国时期更加鼎盛,明清时代则呈现出千文万华的繁荣局面。

中国的漆器工艺所创造出来的戗金、描金等漆饰技法对日本、韩国等都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漆器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漆器制作技艺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生动的艺术语汇记载着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大漆的深沉含蓄以及优雅独特的彩料美感也使漆器作品历久弥新,散发着厚重的艺术魅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二、跨湖桥漆弓

我在网上搜到了这张漆弓,它是跨湖桥文化的标志性器物之一。弓身多处残断,截面为扁圆形,中间略粗,两端略细,弓柎保存完整,采用韧性良好的桑木边材制作,弓身表面涂有天然生漆,漆皮表面带有皱痕,部分脱落。跨湖桥遗址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草药罐、中国最早的水平踞织机、中国最早的甄、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栽培稻、江南地区最早的席状编织物、南中国地区最早的彩陶和家猪——所有这些赋予萧山的是漫长八千年的人文历史底蕴,也让浙江的文明史整整提前了一千年。扯远了,回归正题。

金漆镶嵌是传统漆器中最重要的门类,历来多为皇家所用。北京是历史上重要的漆器产区之一,元代的油漆局、明代的果园厂、清宫内务府造办处,都为北京漆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1956年,原清宫造办处传人的16个漆艺作坊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成立了北京金漆镶嵌厂,皇家漆器的正宗血脉得以传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三、龙纹雕填屏风宝座陈设(清代)

这套龙纹雕填屏风宝座陈设为清代真迹,屏风与宝座通体髹朱红色、栗黄色漆,采用金漆镶嵌描金、彩绘、雕填等多种工艺制成。屏风是栗黄色漆芯,上帽是海水造型,下有须弥座,屏风正面五扇以龙纹祥瑞为主题,五龙姿态各异,飞腾于海涛云气之中,显示出皇权的威严与尊贵。漆地儿满雕万字锦文,有吉祥连绵不断、万寿无疆等美好寓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四、金漆镶嵌使用的原材料及工具

北京金漆镶嵌技艺被北京工艺美术界誉为“燕京八绝”之一,从师传系统、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都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明清宫廷艺术,形成了古朴典雅、端庄华贵、富丽堂皇、品类繁多的北京风格。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金漆镶嵌技艺所使用的原材料一般有生漆、松节油、桐油、化石面、瓦灰、酒精、牛骨、海贝、牛角、木材、金箔、金粉及各类矿石宝石等。工具有毛刷、排笔、各类刻刀、夹子、镊子及一些自制小工具。可见这个技艺所需要的精细和繁难程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五、八吉祥纹漆盒

这是一件雕填八吉祥银锭式套盒,八吉祥纹又叫八宝纹。八宝纹为藏传佛教象征吉祥的八件宝物为题材的纹饰,始见于元,流行于明清。八宝为: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鲤鱼、盘长结。八宝纹常与莲花组成图案,做折枝莲缠绕托起八宝的构图,也有八宝团捧寿图样。这个漆盒外面是镂空外罩,内里有四层盒子,从顶面看形似元宝,是装干果和糕点用的。

这个漆盒使用的金漆雕填工艺源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从最初刻画简单的线条演变为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雕填工艺制作需要经过雕刻、戗金等几十道工序,制作时按纹样轮廓,以勾刀刻划出浅细纹路,称为“刺”或“雕”。线条深浅粗细要均匀一致。雕刻后戗之以金银粉,称之为“填”。

《髹饰录》(注1)中曾经解释说:太阳在天上光照世间,人君在地上施行德政,魑魅就不敢作乱,奸邪不敢侵扰,使用金色,可以使器物颜色和而生辉,清正纯和,鬼魅不敢出。而银色如皎洁的月光,像太阳的大臣一样辅佐太阳,只要是精美高贵的器物都是以金色为主银色为辅。所以金色又称为君色,而银色为臣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六、八宝抱月瓶

这个八宝抱月瓶腹部两面开光绘有八宝纹,制作工艺为平金开黑,髹黑色漆,采用金漆镶嵌描金工艺制成,瓶颈两侧置对称夔龙耳,玲珑别致。瓶身扁平,形如满月,口沿外部和夔龙耳贴真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七、寿桃捧盒

金漆雕填寿桃捧盒为寿桃造型,上下合口,采用金漆镶嵌雕填彩绘工艺制作,雕填工艺是金漆最为重要的几大工艺之一。寿桃在古代寓意长寿健康,从宫廷到民间都对这一题材充满喜爱,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长寿健康的美好祝愿。

金漆镶嵌工艺成熟于西周、战汉时期,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其中百宝镶嵌工艺最富盛名。镶嵌工艺经过选料、勾样、俏雕、抛光、烫蜡等多道工序,且原料选用各种天然软硬质玉石、骨、角、牙、贝等,以搜、磨、堆、铲、镂、雕等技法制成人物、花鸟、山石、楼台等浮雕,镶嵌于漆胎之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八、龙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九、龙驹细部

这个精工雕琢的龙辇就很好地诠释了百宝镶嵌工艺,龙鳞是螺钿工艺,龙耳直接使用了牛角的一部分,龙角是牛角、骨等拼接而成,龙的眼睛使用的是天然石材,龙须、龙发、龙爪、龙身下方的祥云等无一不精雕细琢,华丽非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十、红楼梦《露秋咏菊》屏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十一、《露秋咏菊》屏风细部

这是一个尺寸为2770*350*2570mm的精工镶嵌红楼梦《露秋咏菊》屏风,木胎髹漆。采用镶嵌工艺制作而成,以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为题材,用各种名贵宝石、金属、骨、角、牙、螺钿等彩料以天然原色进行俏色巧雕,人物、树木、亭台楼阁、远山近景全都细细刻划,镶嵌工艺富丽堂皇又不失沉稳端庄,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十二、仿宋贴金藏经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十三、识木描金檀木舍利函(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是一件仿制品,原件是浙江省瑞安县慧光寺塔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作品使用平金开彩、贴金工艺,完美再现了原件的精妙,具有浓郁的佛教文化特色。这个盒子原名叫识文描金檀木经函,外函和内函合为一套,内函里盛放有宝箧印陀罗尼经,目前看到的这个是外函。檀木为胎,由盝顶盖和须弥座式两部分组成,外函采用识文、描金工艺,间隙镶嵌白色珍珠,盖面堆塑缠枝莲花纹八曲开光,金绘六鸾凤和忍冬地纹,经函左右各以漆灰堆塑一尊菩萨像,须弥座正反两面各一花耳鹿,两侧各有一麒麟。原作一套两件的经函代表了宋代漆艺的最高水平。识文的识读zhi(四声),意思是用漆灰堆作阳线花纹或平地堆起显现阴线花纹,这种花纹是有立体感的,与平面描金不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十四、海屋添筹插屏

这件《海屋添筹》插屏采用金漆镶嵌传统百宝镶嵌工艺制作而成。中心图案为海屋添筹,寓意无尽长寿。镶嵌工艺制作繁复,古时又称百宝镶嵌工艺是金漆镶嵌工艺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此类作品刀法流畅、俏色精美、富丽堂皇,是最具皇家宫廷韵味的工艺装饰手法之一,堪称金漆翘楚之作。

海屋添筹这个典故出自苏东坡晚年写的《东坡志林》,苏东坡逆天的才华真是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尽管一生起落沉浮,但是他用乐观豁达和无尽的才华折服了千万人。这个故事就是他晚年讲给我们听的:传说有三个老头坐在一起东拉西扯,他们想知道对方的年龄,却又不直接说,一个说自己少年时与盘古有交情;一个说他吃过的蟠桃核丢到昆仑山下,如今长得与昆仑一样高;一个说他看见海水变桑田就添一个筹码,如今他的筹码可以装十间屋子。这就是海屋添筹,你从画面上看见那三个老爷子了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十五、御制髹漆海水龙纹颤断顶箱大柜

御制髹漆海水龙纹颤断顶箱大柜为立柜造型,髹黑漆,采用贴金、彩绘、断纹等多种工艺制成,柜身采用流水断工艺,断纹形似湖面波光粼粼。柜门主体部分木雕神龙祥云纹饰,满贴真金金箔,柜内金漆彩绘亭台楼阁,精美异常。大柜实在是太高大了,我的手机屏根本放不下它,只能拍一些局部的特写,工作人员用钥匙开锁后,大家情不自禁地“哇”出来,它所展现的华丽非凡、惊艳时光的感觉让人记忆犹新。

写到此就想告一段落了,并非展品只有我上面的那几张图,而是展品太丰富了,无法一一展示,也无法尽绘其中精妙。如果各位有空还是亲临现场参观,非常震撼,也会被这种技艺深深折服。大漆技艺是我们的先人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漆艺发源地,不仅在生漆产量上独霸鳌头,而且在髹饰工艺的发明创造方面举世无双,无怪乎西塘扬明(见注1)在为《髹饰录》做注解时会慨叹: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矣。漆器是中国的国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不知不可不识,这也是我此文的意义所在。

注1:《髹饰录》是我国现存唯一一部古代漆工工艺技术专著,作者叫黄成,是一位生活在中国明朝的漆器匠人。它系统总结了明代及明代以前的漆工经验。主要记述了髹漆所需的原料、工具以及在髹漆过程中容易因操作不当而产生的各种弊病,此外还从漆器的质色、描饰、镂刻、胎骨等角度为种类繁多的髹饰工艺做了全面梳理,并对漆器制作的基本过程、漆器的修补和仿旧进行了补充说明,为漆器的编目提供了技术依据。与作者同时代的髹漆匠师扬明对该书的注解极大充实了该书的技术要点和技术细节。

谢谢看到最后一个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22:23 , Processed in 0.05702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