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655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15 19:03:08 | 查看: 530| 回复: 0
夹纻,亦称夹紓,是漆器的一种制作技巧,后来在塑像上也得到了灵活运用与发展。夹纻之“夹”是布料加灰之意,夹纻的“纻”,是苎麻、麻布的古称,与苎同义。

“夹纻”制作工艺源于战国,兴于西汉,魏晋时期走向成熟。夹纻传统技法中,以黏土塑制泥胎芯,在像芯上编织细笼,然后裹麻布,再以纻麻及生漆调瓦灰层层交错,由于生漆加上细瓦灰具有水泥般的坚固强度,加上纻麻的张力,犹如建造房子,纻麻就是钢筋,生漆瓦灰即水泥,所以是非常坚固的。等漆干燥凝固后,再把泥胎脱出来,表面再以生漆调色加以打磨装饰,成中空体轻的夹纻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唐 夹纻菩萨头像(现不知藏处)

东汉以后,伴随着佛教的兴盛,流行行像供养。“行像”既要高大,又要体轻耐用,夹纻工艺便可满足需求,于是夹纻工艺被运用于佛像的制作领域。在有关记载中可以看到关于夹纻佛像的记录,如释法琳《辩正论》卷三有戴逵建招隐寺手造五夹纻佛像的记事。

到了隋唐,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唐文宗、唐武宗时期“天下僧尼,不可胜数”“寺宇招提,莫知纪极”(《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三《拆寺制》),对于佛像的需求加大,也导致了佛像制作工艺的进步,佛像的造型也从魏晋时期的瘦骨清像转变为带有隋唐特色的丰腴端庄。制作工艺上,夹纻技艺依然盛行,甚至出现了解释“夹纻”的文献。唐代僧人慧琳《一切经音义》释“夹纻”:“上音甲,下除卢反,案方志本,美夹纻者,脱空象漆布为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巴尔的摩沃尔特斯美术館 - 阿弥陀佛

此佛像号称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夹纻佛像,博物館断代为公元590年的隋朝

唐天宝二年,扬州大云寺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法,鉴真和尚及其弟子还把夹纻工艺传入日本,进入日本的纻像被称作“干漆造”、“干漆像” 。时至今日本唐招提寺内仍保存有四尊唐代漆造佛像,这些都是夹纻技艺东传的实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日本唐招提寺 鉴真和尚坐像

然而在唐晚期两度灭佛之后再加上战祸连连,如今唐代的夹纻佛像存世极少,现在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尊中国唐代夹纻佛像,佛像双目微闭,仪容佳妙,世间罕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都会博物馆藏中国唐代夹纻佛像

2013年10月,香港苏富比“艺海观涛:坂本五郎珍藏中国艺术”专场拍卖中,一尊唐代夹纻干漆佛首拍出4000万港币的高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唐 夹纻干漆佛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唐 夹纻观世音菩萨头像 高43 2017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成交价2170万港币

到了元代夹纻造像复兴,以刘元所塑最为著名,“凡两都名刹有塑土范金,抟换为佛,一出元之手,天下无与比。”“抟换”、“抟丸”、“脱活”,都是指夹纻造像、脱空像、行像。

夹纻造像在明清二代,虽不及前世盛行,但是也有一定发展。宋元时期闽南艺人发明的“漆线雕”工艺,到了明代多与“粉雕”手法配合,一般运用在佛像衣饰纹样和璎珞等细节制作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明中早期 夹纻释迦牟尼说法像 高68厘米,2013中国嘉德春拍成交 184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明代夹纻阿弥陀佛 高55厘米 成交价708,000港元保利香港2016秋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明夹纻京工准提菩萨像 高60厘米(曾于浙江博物馆展出)

此尊十八臂准提菩萨发髻高耸,面相圆润,额头雕有第三目,略带微笑,神态肃穆,整体造型精准、法相庄严;无论整体造型还是局部雕工,无不精致细腻,生动自然,既符合历史规制,也饱含时代艺术气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明 夹纻自在观音高30厘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尊明夹纻自在观音,开相淡然舒适,体态自在潇洒,璎珞刻画细腻精巧样式轮廓清晰,衣纹翻转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富有动感。

而下面这尊夹纻髹漆金自在观音像同为明北京地区造像,却又有所不同。观音开相庄严静穆,双目微闭俯视众生,已有佛相气息。头顶髻配以风帽,观音自在坐姿,比例协调得当,安然自若,对于动作的刻画细致生动。胸前璎珞雕刻便是运用到“漆线雕”的工艺,排列规整。莲花台座花瓣肥硕饱满对称环绕,整体金漆保存完好,雍容华贵,具有宫廷气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明晚期夹纻髹漆金自在观音像 高68厘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明晚期夹纻髹漆金自在观音像(璎珞局部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明晚期夹纻髹漆金自在观音像(衣纹局部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明晚期夹纻髹漆金自在观音像(莲花座局部图)

除菩萨造像以外,其他的夹纻佛造像技艺同样值得重视,如这尊京工夹纻韦驮立像。韦驮头戴凤盔,慈眉善目,大甲冑工艺讲究精细,腹前兽首雕饰,足踏战靴,衣袍飘扬飞动,如一位风度翩翩的将相降临到人世间,让人倍感亲切。韦驮造像多见为木胎或金铜材质,此尊明代韦驮为夹纻材质,十分罕见,具备明代宫廷御用监制作暨髹金色漆工艺特征,单凭全身满工铠甲漆雕工艺做法,足以体现此像施造之时煞费苦心,不论工本,旨在追求极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明京工夹纻韦驮立像 高74厘米(曾于浙江博物馆展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明京工夹纻韦驮立像(上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明京工夹纻韦驮立像(铠甲局部图)

清代宫廷造像精致有加,气韵独特,饱含宫廷气息。清代又将夹纻造像称为“脱纱”,而民间福州沈绍安则将之称为“脱胎”,沿用至今,为漆艺界所认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康熙漆金木绿度母坐像,高99cm,成交价5,460,000港元,佳士得香港,2016年11月30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康熙 夹纻漆金绿度母坐像 高37厘米 2015年诚轩秋拍 成交价 897,000人民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清康熙夹纻京工菩萨像高63厘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品 清康熙夹纻京工菩萨像(局部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清康熙夹纻京工菩萨像(局部图)

此尊菩萨造像便是清早期夹纻造像,并且具有典型的康熙宫廷造像风格。其面相如妙龄女子,头梳发髻,长发披落,丝丝精细。宽肩细腰,体态端庄优雅。胸前宝珠璎珞,耳饰、腕环与臂钏,无不刻画细腻精美,盘腿处愈见健硕有力。莲花宝座丰厚仰覆的莲瓣对称环绕,凸显的莲花饱满生动,代表着清佛造像最高工艺水准的康熙佛像风采据此可窥见一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清 康熙夹纻京工白度母像 高25厘米

除北京地区的宫廷夹纻造像,清代南方地区的精品夹纻佛造像同样值得关注,下图这尊夹纻漆金观音菩萨立像为清代江浙地区工艺。菩萨头戴五叶冠,法冠可脱落,开相饱满庄严,柳叶眉双眼微张,俯视众生。身着双领通肩天衣,衣纹繁复华贵,自然流畅,富有节奏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夹纻漆金观音菩萨立像 高47厘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夹纻漆金观音菩萨立像(衣纹局部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像堂藏 夹纻漆金观音菩萨立像(璎珞局部图)

夹纻,是用漆料直接造形的工艺技术,在中国古代塑像技法中独树一帜。且夹纻造像造形不受局限,体轻耐久不受虫蛀所害,因而夹纻造像工艺可历经千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隐隐于市,观云舒展,听雨沥沥。佛像堂于这远离闹市的一方净土,静候各位有缘人的到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6 14:14 , Processed in 0.0630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