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849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19 18:00:53 | 查看: 669| 回复: 0
近几年,雕漆很火。从深藏宫苑的贵族专享,到市场追捧的投资黑马,雕漆技艺历经千年,依旧散发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2006年,雕漆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也不断加大保护力度,这门古老的工艺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将于近期举办的满建民从艺50周年雕漆展,还未开幕便引发了业内及收藏界的关注。业内人士表示:“当代雕漆的精品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尤其是名家雕漆作品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雕漆或将成投资热点

作为中国传统民族艺术,雕漆艺术横跨千年,历来深受皇室贵族所推崇,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说到雕漆的历史,大概可以回溯到唐代,那时的工匠以刀代笔创造了这门伟大的技艺,宋元时期趋向成熟,在明清达到巅峰,尤以明永乐、宣德年间最为鼎盛,成为宫廷贵族享用的器物,比如“清之乾隆,酷嗜雕漆。宫中陈列之雕漆物品,各种皆备”。从时代特征上讲,宋代讲求清雅、元代追求浑厚、明清趋向细腻,也正是这种风格上的差异让雕漆艺术更加绚烂多姿。

雕漆,根据漆层颜色大致可以分为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犀等,一个“剔”字鲜活地反映了雕漆工艺的特点。相比于一般的漆器,雕漆工艺更加复杂,要经过设计、制胎、着漆、雕刻、磨光等漫长而繁复的工序。其中,着漆可能少则数层,多则几百层,一天最多只能涂三层,一毫米厚的漆要刷十几遍,而且不能烘干或晒干,单从这一点来看,雕漆的时间成本就很高昂。与此同时,雕漆更加注重雕刻,从平雕到浮雕、镂空雕、立体圆雕,全靠手工雕刻而成,要“刀刀到位,不能悔刀”,技术难度可想而知。此外,生漆和朱砂全部来为天然原材料,能够让雕漆作品历久弥新。凡此种种因素,都已经注定了雕漆的高贵身份。

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雕漆价值在国内的认可度一直处于低谷,相比紫砂、玉雕、木雕,其价值更是被大大低估。有业内人士指出,庄重华丽的雕漆及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正逐步为社会所认识、所了解,这都会推动雕漆市场不断上扬,未来可能成为收藏市场上新的投资热点。

雕漆传承障碍重重

雕漆的历史,可谓命途多舛,经历了多次兴衰沉浮。雕漆中心并不是固定的,有一个逐渐北迁的过程。唐代以四川、云南大理为主产地,元代以前雕漆中心主要在浙江嘉兴,明代在北京设立大型官办雕漆生产作坊——果园厂,雕漆中心逐渐向北京迁移,清乾隆时期达到空前繁荣,北京成为雕漆中心。之后,雕漆开始走向衰落,直到继古斋的创办,北京雕漆再次恢复,甚至名扬海外。

可以说,北京雕漆厂曾是雕漆行业的核心,一度引领了雕漆业走向繁荣,但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在2003年宣布解散,再次将雕漆行业推入低谷。很多人选择了转行,雕漆技艺面临失传的窘境,值得欣慰的是,还有一些雕漆艺人毅然选择了坚守,满建民就是其中一位。满建民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位雕漆工艺大师,25年前就被评为“中国漆艺家”,17年前被评为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他师从刘金波、杜炳臣等雕漆大师,以擅长山水、动物雕刻闻名,首创了嵌漆工艺品,在雕漆的高浮雕、圆雕、镂空雕等技法上也有很大突破,善于在花鸟、动物题材的雕刻技法上运用镂空雕技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作为中国传统民族艺术,雕漆艺术横跨千年,历来深受皇室贵族所推崇,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2006年,雕漆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景泰蓝、玉雕、象牙雕刻并称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这门集绘画、雕刻、漆饰于一体的古老工艺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2014年8月15日,“国粹·雕漆——满建民从艺50年雕漆艺术展”将在北京新闻大厦艺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汇集了满建民近50件雕漆精品,是对满建民从艺半个世纪以来的梳理和回顾,也是对新中国成立后雕漆艺术发展的见证。

正如业内人士所赞誉的,从满建民的雕漆作品中可以看到刻刀在漆层中穿梭得游刃有余,是山石树木的遒劲与灵动、是器物整体气韵的通达与顺畅。满建民的创作将漆艺雕刻与中国画元素巧妙融合,不只是繁复工艺的完成,更是一种艺术臻品的呈现。然而,像满建民这样的雕漆大师实在是寥若晨星,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注入。雕漆业经过十年的萎缩,人才断层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从事雕漆行业的不过数十人,而且大都年事已高,雕漆艺术的后续发展令人堪忧。

与此同时,漆器生产的机械化让传统工艺饱受冲击,一些赝品也在市场中混淆视听,比如堆红、铸模压制等,而且粗制滥造的“纪念品”也进一步拉低了人们对雕漆的预期。虽然雕漆工艺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不断加大保护力度,让这门濒临灭绝的技艺重见曙光,但雕漆的繁荣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当代雕漆市场尚待发掘

雕漆艺术跨越千年,当然不会缺席资本市场的角逐。早在2001年,香港佳士得就曾推出“中国漆器陶瓷及工艺精品”专场,市场反响热烈,其中,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拍出1214万港元;在2011年秋拍中,明永乐剔红雕漆牡丹图盖盒以1186万港元成交。

在香港市场大放光彩的同时,内地的雕漆市场却有些不温不火。其实,雕漆在内地拍卖市场早有出现,比如中国嘉德、北京瀚海都曾上拍。北京商报记者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到,在1994年嘉德秋拍中,清乾隆雕漆三骏盒拍出3.08万元,这大概算是最早的拍卖纪录,但雕漆的价值并没有引起市场关注,成交价格在几万元徘徊,甚至大面积出现流拍。

仔细算来,雕漆在内地市场的崛起不过四五年的光景。在2010年匡时春拍中,18-19世纪御制雕漆剔红群仙祝寿图座屏以2240万元拔得专场头筹,并打破雕漆作品的历史最高拍卖纪录。

虽然现存惟一的古代漆工专著《髹漆录》中指出雕漆以宋代最贵,但多以金、银为胎的宋代漆器留存极少。所以在拍卖市场上,明清时期的雕漆作品几乎占满全席,相比之下,当代雕漆更是凤毛麟角。

对于市场的这种表现,有业内人士指出,古代雕漆作品更有历史厚重感,价值已经盖棺定论,更有价值保障,而且皇室御制的雕漆不管是人工还是材料,都是不计成本的极致之作,所以更受藏家青睐。当代雕漆的精品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比如那些器型完美、漆质细腻、雕艺精湛的精品,尤其是名家雕漆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二门花板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红漆雕填捧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漆镶嵌微信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版权所有2000-2023,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6 07:47 , Processed in 0.06972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