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006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10-22 11:09:03 | 查看: 961|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四季交替变换的风景中,这片土地上古老的习俗、饮食、生活习惯,今天仍被保留在绵延的屋瓦回廊、寻常巷陌之间,这是一种柔软,也是一种固执和坚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休闲之余还可以逛逛石阡老街,坐在河边尝尝美食、看看夜景

贵州特有的风土人情化作念想穿越人间,让人们看见祖先的足迹和身影,听见悠远过往的回响。走进这片土地,它的神奇与美妙,超乎你的想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鼓舞节狂欢 孙亚光 摄

滚滚红尘:贵州民俗,风韵迷人

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贵州,每到一处,那里的民族文化就原汁原味呈现在我们面前——苗族姑娘们的精美服饰、侗族大歌的曼妙余音、水族的双歌、彝族的口弦,还有侗戏和布依戏、土家地道的傩戏,无一不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包括汉、苗、布依、土家、彝、仡佬、水、回、白、侗、瑶、毛南、羌等共49个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古代百濮、百越、氐羌、南蛮四大族系在这里交汇,贵州的土著居民与从四面八方迁徙而至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起,共同耕耘、开发着这片共同的家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台江县火龙嘘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春官手端“春牛”手持“春牛棒”,开始走村串寨挨户说春

这个过程,始于古史传说时代,至今仍然在继续着,并留下了许多可以辨析的痕迹。如今,在贵州的许多民族村寨中,依然原生态地保留着本民族来自远古的神话、传说、歌舞、习俗、服饰、节庆、礼仪……每年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

贵州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质朴、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花灯表演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2010年10月18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赶节和哭嫁节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兴仁县巴铃镇绿荫河泼水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贞丰县布依族群众举行“六月六”布依族祭田民俗活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侗族大歌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享誉世界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从江县小黄村的男女老少盛装出场,在村寨的鼓楼前参加“千人侗族大歌演唱”活动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精湛,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花山节”“四月八”“龙舟节”等。苗族服饰不下200种,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贵州各处的蜡染、芦笙、苗绣、大方漆器、布依地毯、玉屏萧笛等,又是令一场视觉盛宴了。

人间风味:传统美食,肴变万千

在贵州,丰富的民族民间饮食文化令人叫绝。

饮食文化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下产生,它植根于贵州各民族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在食源开发、食物制造、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制度、习俗、礼仪、规范的集中反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贵州发现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文化遗址证实,早在五六十万年前,贵州境内就有人类生活。先后经历过以采集、渔猎为生的漫长时期。古代的先民利用“烧塘”将获取的猎物加工成熟肉、腌肉、腌鱼、腊肉、腊香肠,或风干为风肉、风鸡、风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今天,贵州菜称为“黔菜”,虽不属于八大菜系之一,却自成一格,风情独占一方。

贵州人非常喜欢吃辣的食品,因此贵州小食以“辣”著称,这些佳肴大致可分为油辣、煳辣、干辣、酸辣和麻辣。俗话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然而贵州的辣和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样,偏重与香辣,特别在酸辣。贵州各民族都喜食辣椒,并利用自然发酵酸烹饪的菜肴,具有一辣二酸的民族特色,可谓“辣出品位,酸出特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贵州人的家里,必不可少的是各种辣椒,干辣椒面用来做蘸水调料,油辣椒用来炒菜、做佐料,还有野山椒、青辣椒、红辣椒等,做出一道道色香味美的菜肴。无论是大人小孩,或是老人,都有吃辣的习惯,这是由于贵州的水寒,吃辣不仅不会让人上火,还能增强免疫力,可以说辣保障了一方人的健康,一直沿袭到了今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然不得不说的就是贵州特色的地方菜肴和小吃了,黔菜宫保鸡丁、辣子鸡、凯里酸汤鱼、赤水豆花等都是代表菜式;而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花溪牛肉粉、丝娃娃、恋爱豆腐果、沙锅粉、雷家豆腐圆子、凉面、肠旺面、烙锅、糯米饭等又是民间生活的化身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贵州的酒文化是“茅台文化”,即“国酒文化”。酿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的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有人说:“为国争光,诚于国事;谓之忠。儿遂母愿,殷勤于家;谓之孝。不羡繁华,不易其地;谓之节。护身健体,不伤饮者;谓之义。忠孝节义四全,是谓国酒文化。”茅台酒文化,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品位,也是贵州的骄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贵州的茶属都匀毛尖茶、贵定云雾茶、开阳南贡茶、黔红、黔陶赵司茶、羊艾红茶最为有名。贵州地处高原,茶产区更是峰峰迭落,崖崖高矗,雾锁云,云缠雾。土壤深厚、疏松而潮湿,加上降雨量。常年温度以及日照等自然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所以贵州的茶独树一帜。不仅作为贵州的特产,还作为一种文化成为与外界交流的途径,形成了“茶文化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多彩贵州土地上多元的风土,依旧定时守信,孕育出多彩的食物,以古老的方式,静默的力量,帮助我们在日趋雷同的日常生活里辨认对方,看清自己,山川依旧,风味不改。

落地生根:山水之间,生生不息

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民间文化多姿多彩,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民族博物馆”。作为一个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五彩斑斓的省域,贵州少数民族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助推了贵州在西部地区赶超进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欢声笑语在彝族群众聚居的村落洋溢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穿上民族盛装,喜迎远方的客人

“十二五”时期,贵州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总体实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民族工作推陈出新,团结和谐大局更加稳定;民族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用双手传承着民族技艺

近年来,贵州将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工艺、饮食、医药、景观、节庆等民族文化资源整合提升,打造成为体现贵州特色的“黔系列”品牌,是民族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载体。

在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中,黔酒、黔茶、黔药、黔银、黔绣、黔珍、黔菜、黔艺、黔织等这些品牌,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打造成为体现贵州特色的“黔系列”品牌,是民族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载体。

“十三五”时期,贵州民族地区将围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协调进步、民族文化繁荣、生态优势凸显、民主法制健全、人民幸福安康。

岁月流转,生生不息。从远古到今天,我们追根溯源,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造化神奇,共同创造了属于多彩贵州的故事。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购《贵州画报》2018年11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欢迎订购《贵州画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订阅方式 邮局订购:可在当地邮局订购,邮发代号:66-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6:27 , Processed in 0.06903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