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
平遥推光
漆器髹饰
技艺发源于山西中部的平遥县,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名漆器之一(福州脱胎漆器、扬州雕漆、平遥推光漆器、成都漆器)。
平遥推光漆器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是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油漆器具,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
在晋中,有一俗语可谓家喻户晓:"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在古城三件宝中,漆器列为首。
平遥古称“陶”,帝尧封地。《史记》记载:“帝尧者,黄收纯衣,彤车白马”,只有朱红色
大漆才能髹饰出彤车。由此,追溯平遥推光漆器的历史,源头当数帝尧彤车,距今4200多年的历史。
割漆
平遥古城地处黄土高原,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覆盖有大量树木,有一种叫漆树的树种分布甚广,先民们便用漆树的浆汁涂抹食器,以图光亮、好看、耐用。另外,由于漆器具有自动变黑的特征,它也被用来作为文字记号。3700年前,禹造祭器,髹以漆液,墨染其外,先染其内,证明当时已使用矿物质颜料调制朱色漆饰。
调漆
平遥推光漆器的特点
平遥推光漆器,是用炼制过的大漆髹饰木器家具和精致器皿,经过漆后细磨,磨后再漆,反复数遍,然后用手掌推擦出光泽,再经多种工艺,绘饰出山水花鸟,亭台楼阁或人物故事,
工序细致复杂。外观古朴雅致、构造精细、漆面光洁,绘饰金碧辉煌,手感细腻滑润,耐热防潮,经久耐用,为漆器中之精品。
平遥推光漆髹饰品分为实用品(如漆柜、漆箱、条案、茶几)和陈设品(如屏风、漆画)两大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工艺价值,为广大群众所欢迎。现有品种多为高档屏风、挂屏、电视柜、大小衣柜、角柜、酒柜、陈列柜、首饰匣等。
底漆多以墨黑、霞红、杏黄、绿紫为主,上面绘以具有民族风格的图案,如古典小说、戏剧中的故事人物、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等等,或描金彩绘,或刀刻雕垫,或堆鼓
镶嵌,线条流畅,色调和谐,富丽堂皇。推光漆技艺还普遍用于宫廷、庙宇、厅堂、文房的陈设装饰,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平遥推光漆器制作工艺
平遥推光漆器素以制作工序繁琐、复杂著称,光是刮灰就需要五到六次,而且每次都必须等到刮上去的灰完全干透,才能进行下一次刮灰。
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精雕细琢,用料也颇有讲究。平遥推光漆器使用的是在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着的漆树刮掉树皮后流出来的一种天然漆料--大漆。
其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用特殊配方、技艺及设施炼制大漆;
(2)以大漆和天然桐油炼制罩漆;
(3)木胎披麻挂灰,生漆灰须褙布,猪血灰须披麻,黄土胶则需褙纸;
(4)以人发、牛尾制作漆栓(髹饰工具);
(5)在特设的阴房内阴干漆器;
(6)描金彩绘,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勾金、罩金和蛋壳镶嵌等传统
技法;
(7)用砂纸、木炭、头发、砖灰、麻油等逐次推光,使漆器光亮如镜;
(8)采用镶嵌、镂刻、罩金、刻灰等技艺进行装饰。
中国漆艺泰斗薛金生老先生
中国漆艺泰斗薛金生先生用毕生的时间推广和发展大漆事业,门徒众多——其中有两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们本次研学课程会学习薛老先生传承的经典工艺。
薛金生老先生和薛晓东老师探讨作品
耿保国老师指导儿子和徒弟
彩绘,当地称作装色,要求对漆的黏稠度和平整度要求极高;同时描金要求线条饱满、连续自然,需要大量的练习。
博物馆的师傅们每天安安静静地为漆艺奉献点点滴滴,每道工序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
平遥推光漆器的生产,分木胎、灰胎、漆工、画工和镶嵌等五道工序。木胎车间使用松木做出各种家具的木胎后,灰胎车间就用白麻缠裹木胎,抹上一层用猪血调成的砖灰泥,这叫做"披麻挂灰"。底漆多以墨黑、霞红、杏黄、绿紫为主,上面绘以具有民族风格的图案,或描金彩绘,或刀刻雕垫,或堆鼓镶嵌,线条流畅,色调和谐,富丽堂皇。
漆工车间的工序是非常细致和复杂的。每一件漆艺品"
髹漆"是最关键的工序,在灰胎上每刷一道漆,都要先用水砂纸蘸水擦拭,擦拭毕,再用手反复推擦,直到手感光滑,再进行刷漆,每件产品一般上五道到八道漆,每上完一道漆干后需
打磨--再上漆--再打磨,最后出光;出好光是每件产品质量优劣的关键。
推光漆工艺,从底漆到面漆,每髹饰一道大漆都有不同的工艺要求。平遥推光漆最后一道面漆工序是用手掌推磨抛光的,通常的做法是先用细砂纸把漆面打磨光滑,接下来要用优质椴木烧制的木炭块细细蘸水打磨增加漆面的黑度,再用头发蘸油打磨,最后用手掌蘸上特制的细砖灰(用水将砖灰反复过滤)和麻油推光。漆面要达到光亮如镜的效果,推磨次数愈多出的光愈亮,以后会越擦越亮,适于长期摆放。
画工和镶嵌车间,对技术的要求更高,画工必须学习绘画四年以上,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才允许在漆面上勾红点翠,独立操作。刻绘工人的刀锋,要求像笔锋一样,粗细相间,深浅适度,起落自如。镶嵌原件的制作台上,团团烟光紫气,叮叮有声,工人们把河蚌壳、螺钿、象牙以及彩色石头加工成各种原件,由镶嵌工人根据图案的要求,巧妙地镶妥粘牢。
清朝以前,推光漆器为素底描金,清初开始以金漆器为主,中期创出了增厚漆层、推出光泽新工艺,自此,平遥推光漆器形成以磨推漆面与描金彩画相结合的独特工艺风格。
平遥漆艺大师作品欣赏
薛晓东老师作品
梁中秀老师创作万里长城
耿保国老师作品
耿晓飞老师作品
耿晓飞老师脱胎漆器
研学与采风地点
平遥浑漆斋大院
平遥浑漆斋大院,是我们本次研学实践的主要场地,原为明代四品官的四进院的府邸,现今为耿保国老师的展馆和工作室。
采风地点北宋古寺——双林寺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 ,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双林寺占地面积约为一万五千平方米,内分东西两大部分。双林寺中现存最古之碑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第二十行“重修寺于武平二年”尚可辨认。“武平二年”(571年)乃北齐年号,既是重修,其创建年代必早于此。即使从北齐算起,中都寺也已历经一千四百多个春秋了
采风地点永乐宫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为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而建,因地处永乐镇,俗称永乐宫,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创建于公元1247年至1358年间,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同北京的白云观、陕西鄠邑区的重阳宫并称为全真道教三大祖庭。
各类漆艺技法
点螺
稷山镶嵌螺钿漆器不仅在工艺上细致复杂,要经过选型、制胎、设计图案、髹漆、螺钿镶嵌、推光等数十道繁杂工序,而且在用料方面颇为讲究,产品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天然大漆、螺钿、贵金属和木、纸等为原材料,制作出的产品,外观古朴雅致,构造精细,漆面光洁,线条流畅,色调和谐,图案清新高雅,手感细腻滑润,耐热防潮,经久耐用,展现了中国特有的传统民间传统工艺,突出了中国镶嵌螺钿漆器传统手工艺的特点,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剔犀食盒
剔犀系漆器工艺。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色漆(多以红黑为主),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个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以45度角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
由于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效果极其相似,故得名“剔犀”。这种独特的效果灿然成纹,流转自如,回旋生动,取得了比纯色雕漆更富于变化的装饰效果。剔犀虽属雕漆范围,与剔红相比较,色彩比较丰富,而题材上相对来说却比较古朴而且单一,它不雕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而是以雕刻线条简练、流畅、大方的“云纹”为主。所以,北京、山西又称其为“云雕”,日本则称之为“屈轮”。
刻锡(金银平脱)
金银平脱是一种将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器物装饰技法。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金银平脱技术是由最早出现于金银箔贴花技术发展而来,经由战国、汉代较长时期的发展,到了唐代,这一工艺已得到创造性的运用,成为极具时代特点的器物装饰技法,对后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后世相关装饰工艺产生了很大影响。
耿晓飞老师戗银镶嵌盒
戗金,又称沉金、枪金,是指在朱漆或黑漆漆地表面用针或刀镂刻出纤细线槽,并在线槽中贴以金箔,再细加研磨,从而形成金线纹饰。元末陶宗仪《辍耕录》和明代曹昭《格古要论》等曾对元代戗金漆器有过描述。
戗金技巧做法是在推光漆或罩漆完成的漆器上用针或雕刀刻出线条或细点进行纹饰,在刻痕内填金漆,或再贴入金箔、黏敷金粉后轻拍,使金箔、金粉深入凹槽,令刻在漆器上的花纹呈现金色,表现出漆器纹路的立体感,具有快速流畅却又沈稳的美感。而中国跟日本在戗金技法上的主要差别在于中国的刻法多用针,而日本的刻法类似用毛笔写字有抑扬顿挫,用一把刀表面由粗刻到细;中国却是以粗细不同的针混合使用,所以日本与中国制作戗金时表现出的线条并不一样。
戗金所用的材料金箔优于金粉,因为贴金箔能与漆面能成强烈对比,相较下黏敷金粉的色泽较淡,而且金箔又比金粉便宜,所以使用机率相对较高。戗金的技巧除了使用金当原料,银也是常被利用的材质。
犀皮漆(章髹)
犀皮漆,变涂,又称犀皮、西皮、虎皮漆、波罗漆,孙吴墓和刘宋墓都出土有犀皮漆器,前者已经十分流行,这表明其创制或许更早。唐宋是犀皮的兴盛期,制作出的图案取决于表面起皱和点纹高低起伏的变化。
犀皮底纹可以打捻成圆锥形,亦可运用米、滚珠、树叶、松针、纸屑、油滴等等,底纹漆需要加入蛋清、豆腐、或色粉等等;其次用撒蛋壳粉、金银粉、螺钿粉等等亦可,材料千变万化,形成底纹凹凸不平,多次髹饰自己喜欢的色漆,进行打磨、揩清、推光即可。
金缮修复
金缮修复是一种传承古代的金漆陶瓷修补技艺,可以将破碎的器皿,粘好后,在接缝处用金粉进行绘画。而本款游戏就是要将里面的陶瓷全部修复,让美丽的陶瓷复活!一个完整的修复瓷器过程就像陶瓷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领队老师部分漆器作品欣赏
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
第一天:参观稷山点螺大师工作室;点螺漆器技法学习与实践。
第二天:参观剔犀大师工作室;剔犀技法学习与实践。
第三天:参观永乐宫,观摩古壁画,系统学习当代大漆综合绘画理论。
第四天:参观平遥各个大师工作室、与大师面对面交流学习,了解各种工艺制作流程,设计构思个人作品。
第五天:参观漆器博物馆,观摩加深漆器制作的工序,采风古唐寺院——双林寺,从造型、绘画、工艺等方面领略古人的智慧,达到学以致用;实践:老师授课,漆艺理论课程以及不同地区的工艺流程,老师指导个人作品制作。
第六天:耿氏脱胎技艺(非传统脱胎工艺制作);老师带领学员进一步完善作品,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第七天:描金彩绘作品收尾、金缮理论及实践。
第八天:金银平托漆器制作、镶嵌技法的体验、戗金(沈金)体验,犀皮(章髹)主要技法实践。
第九天:参观太原漆器传承人工作室,金缮课程完善以及小漆器打磨、推光、揩清技法学习,进一步收尾完成之前课程作品。
第十天:各类作品收尾,课程总结。
课程中有轻微变动,主办方拥有最终解释权;
课程简介
招募对象:传统文化爱好者、美术工作者、手工艺爱好者、设计师等;
人数:15人。
学习时间:10天 2023年8月16号-25号;
报道时间:8月15号下午;
学习地点:山西平遥、山西运城;
学习费用:8500元;
前8名报名者赠送价值4800元金缮修复课程。
费用包含
1、全程带队指导费;
2、工坊课程费;
3、资料费;
4、材料费;
5、住宿费:10天10晚的住宿,标准双人间,单住需补单房差;
6、餐费:10天9晚期间的用餐,10早19正;
7、交通:课程考察期间的考察交通费;
8、保险费:课程期间的平安保险。
费用不包含
1、往返山西的交通费(可帮助购买);
2、课程学习以外所用到的材料工具;
3、不含税,如需开发票,另收6%的税费 。
优惠
1、早鸟折扣价:优惠500元,优惠后8000元,早鸟价日期:截止至8月1号,不与优惠2叠加;
2、凭学生证优惠300元;
3、两人同时报名,每人优惠300,人数越多优惠幅度更多。
报名方式
扫码添加微信
完成支付锁定名额
主办单位
本次研学由布期而遇工作室与耿保国漆艺工作室合作举办。
布期而遇工作室
手机号:+86 19963492768
电子邮箱:82021726@qq.com
地址:中国 ·山东省·济南平阴
微信号与小红书号:Dramer789
布期而遇工作室,创立于2017年,专注于传统手工艺的挖掘与创新探索,工作室成员遍路中国,寻访调研各地区传统手工艺,主营业务有:传统手工艺研学、非遗课程研发、文创产品设计。主要的项目有青海省互助县盘绣文创产品设计、湖南长沙市中小学劳动实践教材编写(传统手工艺部分)、四川阿坝州羌绣馆大型蓝染壁挂、潘家园地铁壁画等项目。目前已开发出国内十余条传统手工艺研学路线,欢迎合作洽谈。
佳行艺术&布期而遇安顺研学写生基地
手机号:+86 13269603399
地址:中国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云山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