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006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4-30 23:01:09 | 查看: 254|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京雕漆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雕漆工艺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北京汉族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了古代汉族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汉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北京雕漆工艺是由浙江嘉兴等地传入了北京,经不同的制造工艺和艺术风格相互融合,最终创造出了北京雕漆工艺的独特面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北京崇文区文委;怀柔区文委

遗产级别: 市

雕漆工艺,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由于色彩的不同,亦有"剔红"、"剔黑"、"剔彩"及"剔犀"等不同的名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溯源发展

明代黄成的《髹饰录》记载,这种古老的工艺发源于唐代的四川、云南一带,但是还没有唐代的雕漆作品出现。宋代是雕漆工艺的发展时期。"剔红"和"剔犀"都已经出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精致的剔红传世品《桂花纹剔红盒》,日本圆觉寺也藏有东渡日本的宋代遗民许子元携去的《醉翁亭图朱锦地剔黑盘》。剔犀工艺在宋代已经十分成熟,在江苏武进和山西大同等地的南宋、金代墓葬中都出土了为数不少的剔犀器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比如,出土于江苏金坛南宋周墓的《剔犀执镜盒》便是一件技艺纯熟的作品,镜盒直径15.4厘米,长27厘米,木胎,漆层肥厚,刀口圆熟,现藏于常州市博物馆。出土时,盒子内部还有一把执镜,可见当时,富有的人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十分钟情于雕漆制品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元代,雕漆工艺随着工匠的流动,由浙江嘉兴等地传入了北京。由于元代的工匠会在他们的作品的底部刻上名字。他们制造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许多仍然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元代的雕漆技艺通过艺人们的世代相传延续到了明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明代初期,由于皇宫及国礼需求日增,皇宫"御用监"在京城专门设置了制作漆器的作坊--果园厂,并召请元代著名艺人张成之子张德刚主持。全国各地的优秀工匠被汇聚到北京,雕漆艺人们的辛勤钻研,相互切磋,雕漆技艺日臻完善,不同的制造工艺和艺术风格相互融合,最终创造出了北京雕漆工艺的独特面貌。在艺术上,果园厂早期制造的雕漆制品注重磨工,光润、古朴、浑厚,是以前的雕漆无法比拟的。明末,雕漆制造经过了一段时期萎缩后,至清初,雕漆工艺又开始兴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北京,清代的雕漆工艺继明代的果园厂之后设立了造办处漆作,从事雕漆等漆艺制品的专门生产。清代的雕漆由于其造价高昂,多系皇家造办处产品。清中期,由于乾隆皇帝的喜爱,宫廷监制了大量的雕漆作品,大如屏风、几踏、桌椅,小到瓶、罐、盒、盘乃至日常摆设,应有尽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一时期的雕漆作品构图严谨,雕工精细,图案繁缛,工艺复杂,形成了雍容华贵、工细柔丽的艺术风格。较之明代,清代的雕漆有许多显著的特点。明代雕漆漆色暗红,清代鲜红;明代雕漆刀法圆润,多磨光,清代则刀痕显露,不打磨;明代的雕漆花纹庄重浑厚,清代则繁缛纤细。此外,明代雕漆的胎骨多为木胎,清代则兼有瓷胎、紫砂胎、皮胎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代雕漆亦多剔彩,工匠们常刻出两色锦地以增加色彩的变化。从题材上看,清代的北京雕漆在花卉蔬果题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寓意吉祥、歌颂太平盛世的题材,图案空间的处理也普遍采用了开光的形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明、清两代所产的雕漆制品多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等处。乾隆之后,随着国力的衰退,雕漆的制作日益萎缩。到了清末,政治动荡,经济衰退,皇宫对雕漆器需求锐减,致使雕漆制造一度中断,雕漆技艺近乎失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49年后,北京市召集分散在汉族民间的继古斋雕漆传人建成北京雕漆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北京市雕漆工厂,成为北京雕漆工艺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阵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工艺特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雕漆主要工序为雕,主要原料为漆,故名为雕漆。北京雕漆有金属胎和非金属胎两种,前者是珐琅里,后者为漆里。着漆逐层涂积,涂一层,晾干后再涂一层,一日涂两层。涂层少者几十层,多者三五百层,然后以刀代笔,按照设计画稿,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纹样。所用之漆以朱红为主,黄、绿、黑等做底色,分为剔红(堆朱)、剔黄、剔绿、剔彩、剔犀等工艺品类。雕漆的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制胎、烧蓝、作底、着漆、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各工序技艺要求都很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京雕漆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胎、涂漆、描样、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各工序技艺要求都很高。其中雕刻是最主要的工序。雕刻的刀法,曾经主要是平雕,现大量的是浮雕、镂空雕、立体圆雕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雕漆的配色也很讲究,过去只有黑、红、黄、绿4种颜色,现发展到白、杏黄、茶红、粉红等20多种。每种作品也由过去的单一色彩发展到多种套色。这些产品,都具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雕漆品种有瓶、罐、盒、盘、茶具、烟具、酒具、挂屏、围屏、墙壁画、立体鸟兽、小件首饰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4:55 , Processed in 0.0655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