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406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5-4 13:01:08 | 查看: 254| 回复: 0
2012中国生漆JournalChineseLacquerV01.3No.2Jun.201210.3969/j.issn.1000刘小路(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成都传统漆艺的命运,是中国传工艺历史性嬗变的一个缩影,它的现状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论文通过对成都传统漆艺的发展历史与传承现状的对比,引发了对其衰微原因的思考和分析,对传统手工艺的商业化发展模式的利与弊进行,以期为探寻成都漆艺未来的发展路径提供线关键词:成都传史;现状;衰微;发展模bstractarticlemainlyfocusedChengdutraditionallacquerartanalyzeditscurrentsitua-tionitsdecadencerecentyears.Furthermoreauthortook“Chengduork—shopexample,analyzedcommercialdevelopmentpatternstraditionalcraftsattemptsusefulreferencefuturedevelopmentChengdutraditionallacquereywords:Chengdutraditionallacquerart;Currentsituation;Decadence;Developmentpatterns成都作为我国古代漆器制作中心之一,素有“中国漆艺之都”的美誉。

各地多处墓葬出土的精美绝伦的成都漆器表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成都国漆艺的较高水平。然而,与历史的辉煌形成对比的是如今的成都已是唯有在成都漆器工艺厂略显冷清的厂房里,还能找到些许“漆事”记忆中央悬挂的一块布满灰尘的牌匾上,“成都漆器”四个漆黑大字依然闪耀着微弱的光芒。然而我们深知历史的视角——成都传统漆艺的发展脉络虽然成都漆器生产究竟始于何时至今仍无法确,但从目前已有的考古资料可以看到,至少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成都平原的漆器工艺就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一件雕收稿日期:2012—03—05,表明这时期的漆器已经脱离了单纯地在器物上髹涂生漆的原始阶段,而是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割漆、上漆工艺技术。殷商时期的髹漆技术无疑是之后数百年名噪天下的成都髹漆工艺的先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西南移向郫县、成都,遂使这两处的髹漆业也接踵发生、兴隆起来,以致进入战国以,形成了成都一郫县一雒县广汉)鼎足而立成都商业街船棺、成都羊子山等多处墓葬出土的大量漆器,充分证明了春秋战国时期,成都髹漆工艺已经趋于成熟出现了漆器细器,为汉代成都秦汉时期成都平原的漆工艺在春秋战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进而达到了鼎盛。

这一时期,漆器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在王公贵族生活中占有要地位。贵族统治者为了满足生活的奢侈和豪华炫耀财富和地位,不惜一切成本,浪费大量的人力物2012刘小路:成都传统漆艺现状研究,制作贵重漆器。尤其到了汉代,漆器的造型较之前更加丰富,器型也更大,并出现了代替铜器器。此时的蜀郡、广汉郡也逐渐代了全国漆器生产的中心。据史料及铭文记载西汉时期成都、郫县皆属蜀郡)、广汉郡尤其以生产贵重漆器而著称。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贵州清镇、平坝等地出土的大量产地为成都的漆器,记载了汉代成都漆艺鼎盛时期的辉煌。而蒙古诺音乌拉、朝鲜平壤王盱墓、古乐浪郡等地先后出土的印有“成市草”、“蜀都作牢”、“蜀都西工”、“成都郡工官”等铭文的精美汉代漆器分印证了成都漆器行销天下的繁荣景象。至三国时期,成都漆器工艺大体继承了两汉期的传统技法。这一时期的成都漆器有东吴朱然墓出土的漆器底部题有“蜀郡作牢”铭文的实物资料为证。东汉以后至唐宋时期,随着制瓷技术的成熟,瓷器逐渐取代了漆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都漆器生产日渐衰落,成都漆艺也失去了在全国的领先地,但仍然是重要的漆器产地之一。这一时期,漆工艺逐渐向多样化发展,装饰手法也更加精细,尤其金银镶嵌漆器达到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1949年成都市抚琴台发掘中出土的漆器为研究这一时期成都工艺提供了宝贵等六种。l4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当时精湛的金银平脱工艺。l5这些漆器纹饰精美,雕镂工艺精湛,造型大气、别致,制作精良,充分显示了成都漆艺在这一时期独特魅力明清时期,成都是雕不仅宫廷设置了漆器制作工厂,民间的作坊也普遍发展,形成了官办与民营共同发展的局面。明末清初,由于灾荒及战乱之故,成都的漆器生产曾一中断。到了清道光初年,又逐渐恢复,并在工艺及品种上有了新的发展。清光绪年间,为解决成都漆行业的日益发展与分散经营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内协商成立了“四圣会”(全名成都卤漆。四圣会的成立,建立了漆器行业的行规以来分散的、纷乱的经营生产统一起。1903,官府在成都后子门成立劝工局,并设立,不仅组织一批老艺人进局帮工传艺,还聘请日本技师来局里传习技艺,为成都漆艺培养了一批卤漆匠师。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封建王朝的灭亡,成都的卤漆行业不仅照常发展下来民国初年前后形成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经营漆器行业的店铺有24家之多,工人发展到二百余,每年生产漆器约五万件。成都科、太平街等三条街成为专门生产经营成都漆器的场所。实的维度一成都传统漆艺衰微原因探析从抗战到建漆艺人为了生存纷纷转行,成都漆艺断。

直到1956,在政府的组织下,成都、张福清、陈春和等一批分散各的老艺人组织起来,招收学徒,以传帮带的形式将成都卤漆制作工艺传承下来继续传承。但1966年后,由于特殊的历史其它工艺美术门类一样,成都漆器生产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5年起才逐渐恢复生产,成立了成都漆器工艺厂,招收了一批学工,濒临失传的成都漆艺才得以起死回生。成都漆器工艺厂在80年代末、90当时厂里出口订单很多,为了赶任务,工人常常需要加,厂里厂外等候装货的车子也是络绎不绝。然而,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成都漆器工艺厂也终究难逃厄运,1995,工艺厂全面停产,成都漆艺——这个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了数千年的绝技,又一次陷入了“人去艺绝行将断代”的境地。在政府的支持下,成都漆器工艺厂已于2000年恢复了生产,并且等人的执着和努力下,成都漆艺于2006年人选寂了多年之后,成都漆艺终于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但在兴奋之余我们必须看到,成都漆艺的发展前景仍然不容乐观成都漆器的生产也依然低迷。2.1传承与变迁—两难的处境成都传统漆艺,是古蜀文明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也是成都文化的一张历史“名片”。然而,这门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手工艺,如今代发展的大背景中,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几经 中国生漆Journ al ChineseLacquer No.2Jun.2 O12 沉浮 ,正逐渐走向衰微 作为成都传统漆艺的传承主体单位 ,成都漆器 工艺厂 自1975 年成立 以来 ,虽然 曾经历过一段时间 的辉煌 ,但在 1995 时间里,工艺 厂全面停产 ,成都漆艺几乎 已经被人 们遗忘。

幸而 宋西平 年来在自己的工作室坚持漆艺创作 ,总算使成都传 统漆艺的精神链条没有断裂 ,在政府的支持下,成都漆器工艺厂也逐 渐恢复了生产。但十年来 ,这个 在传统与现代的夹 中生存的小厂,虽然有政府的补贴和扶持 ,依然举 步维艰 ,面临着 巨大 的生存危机 。由于缺乏现代化 的管理理念和设计意识 ,漆艺厂的产品多年来始终 没有大的突破 ,仍然以仿古的漆盒 以及装饰性的漆瓶为主 ,设计陈旧,品类单一 ,从而 日益与市场 需求脱节。2001 ,成都漆器工艺厂曾经抢 占了一个 比较好的 由于租金看涨和经营状况不佳等因素 ,先是搬到了北楼一个冷僻 的角落 ,后来完全撤 出了送仙桥。如今 畔的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二楼的一角设置 了一个展厅 ,作为成都漆器与 社会对接的窗 比蜀锦蜀绣展区,这个角落 却略显冷清。 为了改变现状 ,工艺厂也 曾多次 与企业 或机构 洽谈 图寻求改革的路径,但都因彼此 目标无法达 成一致而告终。如今 ,面对工 ,厂长李扬平坦言,仍然期待与真正关注和热爱传 统手工 而几个漆艺师的个人工作 室,经营状况也都 尽如人意。胡开新、胡锦父子的“胡氏漆艺”虽然早 在送仙桥开业时就入驻其中,迄今 已近十个年头,但 每年仅三五万块的销售额 ,除去房 租也仅够维持生 活而已;宋西平的漆艺工作室也 因资金 的问题 ,早在 几年前就已撤 出了送仙桥市场 ,如今 与商界的李 士合作的成都漆艺工坊已经初步成型 ,但前路 如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6:29 , Processed in 0.0510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