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741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3-8-28 17:00:22 | 查看: 1354|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唐 螺钿人物花鸟纹镜,直径23.9厘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图:李曼丽《唐代螺钿镜鉴赏》)

在隋唐五代文献中,有一类铜镜被称为“宝装镜”、“钿镜”或“宝钿(音“电”)镜”。它在诗词中经常出现,是诗人们对女性美好的印象之一。如李贺《恼公》:“钿镜飞孤鹊,江图画水葓”、温庭筠《女冠子》:“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

那么这种“钿镜”到底指的是什么样的镜子呢?

唐代人大概是对这类镜子习以为常,并没有提供给我们相关的解释。直到宋代,学者们才认为这个词有了解释的必要。宋代学者毛晃写的《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中提出:“钿,金华饰,又陷蚌,曰螺钿。”从此,“螺钿”这一词才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今天介绍的这一面螺钿镜,是国内藏品中相当精致的螺钿镜之一。镜背左右各装饰一位高士。两人席地而坐,左边的人正在弹奏阮咸(又称“阮”,一种乐器),而右边的人则手持酒杯,神态专注,似在倾听美妙的音乐,旁边还有一位童子随侍。

二位高士周围的环境清幽,不仅有花草树木,还有仙鹤、鹦鹉、小猫和麻雀。仙鹤在翩翩起舞,鹦鹉在展翅飞翔,小猫和麻雀似乎在侧耳聆听。整幅画面一派安闲舒适的气氛。人物的衣纹、鸟类的羽毛,都非常细致地刻画了出来,加之螺钿装饰固有的美丽光泽,整体的艺术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如此美丽的螺钿装饰是怎样制作的呢?

与我们今天的“螺”字意思相同,古代的“螺”也是指贝类。“螺钿”指的是将螺贝的外壳加工成平板状,再将“贝壳板”进行切割打磨,制成多种图形,显出各异的花纹和光泽,之后嵌入器物表面,最后再将器物表面磨平抛光的工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制作螺钿的原材料——贝壳(图:九州艺博《精美明清螺钿工艺》)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用来装饰铜镜,还可以用在漆器上。漆器表面光滑,如果保存得当的话,螺钿的彩色光芒与漆器本身的光泽交相辉映,器物的颜值可是相当的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 彩绘嵌螺钿风景人物纹漆盒(图:九州艺博《精美的明清螺钿工艺》)

由于螺钿工艺的复杂性,自古以来,螺钿工艺品都是富人家的标配。北宋皇帝宋徽宗曾写诗描绘自己的帝王生活:“螺钿珠玑宝盒妆,琉璃瓮里建芽香。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想象一下,室内收纳的小盒子是螺钿的,琉璃罐子里放着建阳进贡来的茶叶,烹好的茶汤盛在“兔毫盏”中,真是北宋最为优雅奢侈的生活了。

同生活在北宋时期的权贵王黼(音“府”),则将螺钿当成了赤裸裸的炫富工具。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王黼家中有一间“螺钿阁子”,也就是螺钿小屋。从梁、柱、门窗,到房间里摆设的家具、什物,全都是螺钿的。小文心想,谁进了这屋子,估计眼睛会被晃瞎了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 黑漆螺钿小桌(图:九州艺博《精美的明清螺钿工艺》)

明清时期的螺钿工艺则向更为细腻的方向发展,对工匠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代漆工黄成所著《髹(音“休”)饰录》中说:“螺钿……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又有片嵌者,界郭理皴皆以划文。又近有加沙者,沙有细粗”,可知这一时期,人们对螺钿器物光泽、图案、质地等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 镶嵌在屏风背面的螺钿书法(图:故宫博物院网站)

在现代,螺钿工艺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传。艺术家们在懂得了螺钿工艺的科学原理后,推陈出新,创作出了更多,更美的艺术精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现代螺钿工艺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现代螺钿工艺品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版“看展览”APP上线啦!

更及时、更全面的展讯

正在那里等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长按二维码下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0:57 , Processed in 0.05765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