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837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4-15 13:01:29 | 查看: 341| 回复: 0
●晨报记者 叶子申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陈心晖

●实习生 朱子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蔡水况

蔡水况出生于 1939 年 12 月,故于 2021 年 2 月。他是蔡氏漆线雕的第十二代传人,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一批厦门漆线雕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师承其父蔡文沛从事漆线雕艺术,一生致力于创作事业,继承发展了"错彩镂金,雕绘满眼"的美学理念,为挽救与弘扬漆线雕艺术作出了不懈努力。

蔡水况从十几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漆线技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20 世纪 70 年代初,他进一步拓展漆线雕技艺载体,在他的努力下,漆线雕从单纯的民间工艺技巧,脱胎成为一种全新的独立工艺类型。

蔡水况曾赋予漆线雕两次"新生"。一次是在 1973 年,他首创了"瓶、盘上的漆线艺术",并命名"漆线雕",使之成为漆线雕的"产品模式",取得巨大的艺术成就和社会效益。第二次是在 1985 年至 1996 年间,他闭关十年,创作了 12 件以历史、神话人物为主题的"脱胎彩绘贴金漆线雕"精品。这些作品前后获得国家级金奖 4 项、银奖 5 项,其中《波月洞降妖》和《还我河山》可谓集漆线雕工艺之大成,于 1994 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1981 年,蔡水况受命重塑厦门南普陀寺里的四大金刚佛像,他领着团队多地考察,艰辛创作,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呕心沥血,为世人留下了一份传世之作。

蔡水况曾说,漆线雕创作的"文学性"很重要——无论是项羽的粗犷、岳飞的伤感、郑成功的威武,都可以用"线条语言"表达出来。

蔡水况在生前也致力于漆线雕的传承和发展。他认为,单纯的传统内容,很难被年轻人接受,传统工艺要创新,才能让年轻人喜欢。在蔡水况带领下,创作团队不断打破传统观念与工艺技巧的束缚,拓宽思路,创作了《白鹭女神》《远古的呼唤》《京剧脸谱瓶》《霓裳》等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优秀作品。

功成身退后,蔡水况还积极投身非遗传承工作,走进中小学和大学校园,让更多孩子认识漆线雕,孜孜不倦地传承这项他一生所爱的技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6 06:09 , Processed in 0.0445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