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徽剧传唱、婚俗沿袭的婺源乡村过大年,
到板龙灯的流光溢彩。
从千百年香火肆意的
上饶县石人殿庙会,
到葛仙山开山门求仙问道。
在乡音中,在习俗中,在一街一巷一砖一瓦中,
承载着上饶代代人的记忆;
在背依的青山和环绕的信江中,
孕育出上饶独特的
民俗与文化。
上饶人浓浓的乡情,就是从这里发芽。
魅力中国城
·
魅力上饶
工匠精神:非遗文化
在上饶在这块赣东北大地上,不仅有山水如画的风景和八方通鵆的交通还有,还有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品和非遗传承的手工生产
技艺。这些技艺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技巧性和艺术性,饱含着上饶的文化精神和创造智慧,彰显上饶人独特工匠精神和品格,从这里可以看出上饶人卓越的创造力和雅致的生活情趣。
铅山连史寿千年
铅山连史纸纸质细腻绵密,防虫耐热,永不褪色,被誉为“千年寿纸”。
婺源三雕奇艺苑
明清时期的婺源人,因兼具经济实力和文化修养而在建筑的每个部位都饰以写意画的意趣和文人词的雅致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这就有了婺源三雕。
脱胎
漆器巧技艺
鄱阳民间脱胎漆器制作技法,均为祖袭秘传,不怕烫、不易破碎,而且时间愈久,光泽愈亮,用它盛放食不走味、不变质、防腐、耐酸碱。
甲路纸伞甲天下
甲路纸伞用优质木竹、皮纸、桐油、丝绸等材料,经削伞骨、锯葫芦、组合伞架、煮晒伞架、装伞键、裱皮纸、伞面题画、修卷伞页、漆桐油、穿饰线、套柄锤、结伞顶等30多道工序制成,现在的甲路纸伞已经远销海外。
质朴信仰:祈福文化
祈福文化是上饶人最质朴的信仰,他们以祈福祭祀等来期盼风调雨顺、人丁兴旺,而在大型民俗活动、庙会赶集期间他们也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促成了上饶及周边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
葛仙山开山节
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葛仙山都要举行隆重的开山门仪式,是葛仙山道教的传统节日——开山门,并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典和斋醮法事,近千年来,相沿至今。
横街茅楂会
农历八月十二是历史悠久、享誉周边四省九县的玉山县横街茅楂会,每年这时玉山横街都会人山人海、盛况空前。“茅楂会”举行之日,正逢野山茅楂收获的季节。
上饶板龙灯
每年的的
元宵节前后,在玉山、婺源、上饶县等一带的农村都有舞板龙灯的习俗。元宵之夜,穿行于村镇小道,灯光映天,如巨龙游走。引来万人空巷,场面非常壮观。
万年稻米习俗
万年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乐安河下游,鄱阳湖东南岸,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区。当万年仙人洞的原始先人移植下第一棵水稻时,华夏原始的农耕文化--稻作文化从此开始。
田园古村:民宿文化
溪田古村稻花,小桥流水人家……上饶有众多的古村落,而上饶厚重的文化则凝固在了这古民居建筑上和传统民俗中。驻足在古朴幽雅的民居院落,观云卷云舒,听花开花谢,品岁月流转,这已成为许多游人在乡村慢下脚步的理由。在“中国最美乡村” 婺源,在处处是景的上饶县,在钟灵毓秀的信州区……在上饶的青山绿水中,一栋栋颇具韵味的民宿在乡间摇曳生辉,吸引着远方那些想要寻一处净土安放乡愁的人。
九思堂
厚塘庄园
野家墨娑西冲院
花田溪
梨园春秋:
戏剧文化
上饶的戏剧文化丰富多彩,既有古老剧种的源远流长,也海纳百川的精彩纷呈,在继承传统时也创造新辉煌。而戏剧的内容则是上饶人质朴的生活面貌反映,也是上饶人精神文明的传承。
上饶串堂班
上饶民间每有婚嫁寿诞等喜事,都会请串堂班在宴席间演奏,场面十分热闹。朴实好客的上饶人会邀请客人边吃喝边听奏乐,别有一番趣味。
婺源抬阁
婺源地戏中由数名儿童扮演古装戏剧人物,站立在四方形的高阁子上由人抬着行走的一种险中求趣的娱乐形式。抬阁造型优美,画面壮观,加上锣鼓相伴,十分气派,一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上饶信河乱弹腔
清乾隆年间“花部乱弹”勃兴,许多外来声腔如:秦腔、石牌腔、梆子腔、宜黄腔、楚腔等进入江西赣东北地区相互交流,又与弋阳腔、昆曲、浙调、浦江调、上江调相融,于是形成了一个雅俗共赏诸腔并存的戏曲剧种—信河乱弹腔。
鄱阳饶河戏
鄱阳饶河戏(第三批省级)饶河戏,又称饶河调,是赣剧的一支重要流派。她综合江西各大戏剧种的各种声腔,形成的唱腔丰富、剧目众多,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戏剧,以江西五大河流之一,流经鄱阳县城的饶河命名。
当然上饶民俗文化远不止这些
春节里放鞭炮,
打糍粑来杀年猪。
元宵石人有桥灯,
中秋祭祖搜宝塔,
还有跳傩拜菩萨和庙会,铅山畲族有民歌……
上饶的魅力因为这些淳朴自然的民风,红火热闹的民俗更具内涵,也让许多游客冲着民俗年俗来上饶,又因为浓浓的乡村韵味,舍不得离开上饶。而对家乡的眷恋,我想应该是每一位上饶游子心中最深沉的情感——乡情,也是每一位来过上饶的游客要寻找的心灵最纯洁的圣地和那份久违的归属感。
CCTV-2 财经频道
《魅力中国城》
投票详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