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131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4-29 02:01:55 | 查看: 534| 回复: 0
84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薛生金介绍,平遥推光漆器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春秋战国时已具雏形,到今天已有数千年历史。明清两代,随着晋商实力的增强,平遥推光漆器远销海外。

2006年,它的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匠人们不断创新,器物上的图案变得更加丰富,充满时代气息,还拓宽了它的使用场景,做成推光漆器茶具、玩具、文具、首饰等产品,小巧精致,价格亲民,方便携带。如今,平遥推光漆器作坊和销售点达100余个,并逐步形成多个大型企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山西省平遥县薛氏漆艺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员正在给漆器填彩。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翔霄摄

目前,平遥已公布各级非遗名录110项。其中,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制作工艺、平遥纱阁戏人、平遥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平遥弦子书、乾德堂小儿止泻散等19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名录,31个项目列入市级非遗名录。

平遥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霍文忠认为,有生命力的非遗一般是当代人还能吃、能用的,像平遥牛肉就令无数游客大快朵颐,而一些与当代生活脱节的非遗明显缺乏活力。

虎年春节临近,邓晓华的年画并没有迎来销售旺期,只有部分朋友到他的工作室购买少量年画。记者在他的工作室看到,主打年画《祭星神像图》色彩艳丽明快,造型朴拙生动,竟让人觉得“萌萌哒”。

在平遥,过去百姓有正月初八“祭星”的习俗,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平遥木版年画是这一习俗中的重要道具。现在,只有部分年长者还保留着这一习俗。

“祭星习俗离年轻人越来越远,疫情前,每年能销售近一千张年画,购买者多用来装饰墙面。”市级非遗平遥木版年画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邓晓华说,受疫情影响,他位于古城内的年画店铺目前处于关闭状态。

还有个别非遗逐渐退出生活舞台,在博物馆以资料的方式存在。国家级非遗“平遥纱阁戏人”就是其中之一。它以传统戏剧为题材,在木阁内摆放用稻秸泥和洒金宣纸扎制而成的戏剧人物。一阁一戏,一戏一场,犹如一个小舞台。目前,“平遥纱阁戏人”的传承人一共有3人,都已五六十岁。

非遗传承人认为,丰富的非遗项目共同展示着古城世代绵延又独具魅力的生活图景。他们期盼政府部门能在古城核心区域设立非遗工坊,把平遥古城的非遗项目组织在一起,让更多人走近、了解、传承平遥非遗文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雪后古城一角。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翔霄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6:47 , Processed in 0.0510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