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006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5-1 03:00:55 | 查看: 307|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陈天灨认为,一个作品的制作过程,最难的是设计阶段。要根据器具的形状、要求,设计不同的风格、色彩、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林芷汐 摄

【编前: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18年的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福建具有丰富、独特的非遗资源,在传承保护创新上具有生动实践,这包括政府有力推动、匠人坚守创新以及氛围自觉,逐渐形成了全社会自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和发展目标,让更多非遗不仅活态传承且走进寻常百姓家。为此,国际在线福建频特别策划“当非遗,走进生活”系列报道,立足非遗融入生活的路径,感悟非遗文化,感受非遗之美,发现非遗点亮的点滴美好生活。】

国际在线福建频道消息:福州的漆艺,最早可追溯至唐宋年间。清朝时,沈绍安在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漆器工艺的基础上,首创了一种别具地方特色的漆器,逐渐形成了福州脱胎漆器。

脱胎漆器,以其质地轻巧坚牢,造型古朴典雅,色彩鲜艳明亮,纹理清晰秀丽,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与油纸伞、角梳并称“福州三宝”。郭沫若生前曾做诗赞誉,“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1951年出生的陈天灨,年少时便喜欢美术,25岁进入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学习,从此与漆结缘40余年。2006年,福州脱胎漆器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陈天灨成为脱胎漆器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为了更好地将漆艺传承,陈天灨认为,除在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等学校开设漆艺课程外,还要将设计理念与现代结合。

艺术品日用化,日用品艺术化。不管是工艺品还是艺术品都要融入百姓的生活。”这是陈天灨对于艺术品和工艺品的理解。近几年,陈天灨与团队从设计出发,用传统脱胎漆器的工艺做百姓日常饮茶的茶器、女性喜爱配搭的珠串等饰品。在价格上也更加亲民,能更好地走入百姓日常生活。

陈天灨认为,要让传统文化遗产走进生活,首先要做到的是对传统工艺、传统材料的传承,其次是融合现代设计理念,设计出更具实用性的产品。(文 林芷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6:15 , Processed in 0.0527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