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1849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5-2 04:01:22 | 查看: 504| 回复: 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家有收藏》继续关注“我是非遗传承人”周末特别节目。脱胎漆器始于汉代,明清以后享誉江南,它与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并列为“中华三宝”。丁国坤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生于当地漆艺世家的他今年八十二岁了,从事脱胎漆器的研究制作超过六十年多年时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项千年技艺是如何传承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上饶鄱阳县老城区的家中,丁国坤老师正在上了大漆的瓦当上,手工描写上朱红色的印章。他说现在这个特别流行,很受艺术界的欢迎。说起他们家族的这门手艺,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家眼里处处闪着自信的光满,最起码在一百多年前的繁荣的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那是远近闻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脱胎漆器是以天然生漆、苎麻布和漆灰为原材料,经过制模、裹布、上灰、上漆、脱胎打磨、髹饰等工序制作而成,具有防潮、绝缘、耐酸.不腐蚀、无毒的特点。它以坚固的漆胎、高雅的装饰、协调的巴彩驰名国内外,但就是工序太繁琐,也太难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丁国坤老师介绍,制作脱胎漆器不仅工艺复杂且工时较长,而且材料非常金贵,而经营者普遍以制作家具为主,小产品为辅,在旧社会时很难维持生计,所以这门手艺也日渐式微,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重新恢复发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丁国坤的叔叔在国家的支持下,带领了一批制作漆器器具的手艺人,开启了恢复古代脱胎漆器之路。但是大家一碰头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就比如你会的部分我不知道,他会的部分我不懂,怎么能完整的复刻下来,大伙想出了这么一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一批手艺人各自仿制出自家曾经制作过的器具,有帽筒、茶叶筒等五六十件作品,让这门手艺具象化,供整厂人共同学习研究,就这样,一件件古代脱胎漆器才逐渐得以“重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8:22 , Processed in 0.0475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