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406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5-2 05:01:22 | 查看: 412| 回复: 0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光友

大方漆器,是最早在国际上获奖的“贵州三宝”之一。

我们大方县盛产优质生漆,彝族先民从明代便开始制作皮胎漆器。漆器绝大多数用的是木胎、布胎,而我们是用牛羊等动物的皮做胎,硬度和张力更佳,也更经久耐用。漆好、胎好、纹饰好,让大方彝族漆器“好上加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方漆器被誉为“雕琢时光的技艺”,一是学艺时间长,过去曾有“学三年,做三年,帮三年”之说,我从25岁学艺,到现在已经33年了,依然还在学习呢。二是制作时间长,一件漆器,需要历经制漆、制胎、灰底、漆底、装饰5大工艺,至少58道工序,起码得半年时间。

将优质黄牛皮胎底风干成型后,让大漆充分渗透;紧接着用粗灰、中粗灰、细灰髹涂在胎体表面,每道灰底干后粗细打磨;再用生漆和色漆髹涂6至12道漆底,再进行描金填彩、蛋壳镶嵌、打捻等装饰工艺;最后用食用油等反复擦拭推光,直至亮如镜面,触如婴儿肌肤。一件漆器2至6年后,方能达到兼具亮、光、滑、嫩、浑厚为一体的形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走遍了贵州台江、丹寨、关岭等少数民族地区写生采风、收集素材,借鉴油画、版画、剪纸等艺术表现形式,陆续创作《古彝夜舞》《索玛花开》《图腾捧盒》等作品,并多次在国内外展演。我们还与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漆艺教学与创作基地,并定期开展传承人培训班,先后传习授艺200余人次。

光明日报记者吕慎、陈冠合采访整理)

总策划:杨谷

监制:张宁 廖慧

统筹:李方舟 李宜蒙

诵读:董大正

动画:李宜蒙

视觉设计:孔鹏

采访: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吕慎 陈冠合

制作:光明网新闻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4:21 , Processed in 0.0607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