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131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5-5 05:02:47 | 查看: 977| 回复: 0
此次春拍,工艺品部文房器物部分再次推出“案上云烟—文房雅玩”专场,延续私人与世家珍藏风格,呈现器物臻品百余,汇集文人生活所涉书斋陈设、明清仿古鼎彝之器以及清宫精作。能工巧匠由美的事物和造型来传达吉祥寓意,其中尤以卉纹最为普遍。此次呈现的花卉题材,呈现出古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各种花卉纹样的组合,构成了富有情感的自然美,给人们以亲和温馨的蓬勃感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828

清乾隆紫檀云蝠番莲纹水晶龙纹屏

39.7×27.5×78.2 cm

31×17.3 cm

整个器座均精选细密的紫檀木制,上部将铲地浮雕与透雕结合,呈现双龙捧蝠纹饰。两侧变体螭龙,口唅莲花,回旋向上,以如意蝠纹相接,有“喜相逢”之意。器座下部横绦内环板以整板透雕西番莲纹,姿态花张锦妍,枝叶缠绕翻卷,舒展有致。底承牙板,铲地浮雕西番莲卷草花叶,婉转伸展,富有韵律。两侧站牙以整板透雕,以翻转的番莲大卷叶环绕娇嫩的花苞,枝叶卷曲饱满,翻转自然。鼓墩内外皆起线雕番莲花叶。器座四面有工,纹样繁缛华丽、如云似锦。雕刻深俊,刀法细腻圆熟,线条处理柔和适度。将西洋花卉与中国传统纹饰密切结合,有“万福长春”、“万寿长春”的吉祥寓意。 既有创新,又能将西方纹饰与传统纹饰和谐统一,富有活泼而严谨的装饰趣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造型庄重,既有中国传统家具的间架结构,沉稳大气,又显露欧洲风格的华丽多姿,参见《颐和园》“紫檀雕西番莲纹平头案”以及“紫檀有束腰雕椰树西洋图案宝座”,此件西洋花卉设计图案或许出自如郎世宁等宫廷艺术家之手,亦和颐和园内的西洋建筑风格相同,是乾隆皇帝热衷于西洋艺术的又一佐证。精美的图案、融洽的中西结合风格以及精选的用料和精湛的工艺,使此器成为一件传世佳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精湛紫檀座以蝠纹鎏金铜件悬挂连首龙纹环回水晶,其质地纯净透明,使用镂空、刻划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回首龙纹屈弯呈云形。水晶古称水精,又称水玉,以晶莹剔透无杂质者为佳。因其质坚但性脆,艰於琢治,镂雕活环难度尤大。宫廷御作,以水晶为材,必选其中上品为用。此件线条圆润流畅,连环及龙纹细部雕琢规整,与紫檀器座相得益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837

清中期掐丝珐琅缠枝蕃莲镂雕龙纹转心瓶

32.6 cm high; 2050 g

瓶为铜胎镀金,敞口外侈,束长颈,溜肩鼓腹,底承圈足。颈与足以珐琅筒心相连接,腹部可旋转。通体以浅蓝釉为地,口沿下饰如意云头纹、连珠蝠纹,颈、腹以深蓝、红、黄和豆绿色釉填饰勾莲纹和缠枝蕃莲花卉,寓意“福寿连绵”。腹部一周作四个圆形开光,嵌铜镀金镂空寿山福海云龙戏珠纹。近足处饰莲瓣纹。底部镀金,无款光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代掐丝珐琅工艺全面兴盛,在乾隆时期达至巅峰,并形成内府造办处,设立珐琅作,用以专门研发珐琅器具。嘉庆继之,至后期遂逐渐式微。此件掐丝工整细腻匀称,花叶柔丽婉转,娇妍绽放,色彩纷呈,身形挺拔秀美,予人典雅大气之感,可见掐丝珐琅皇家造器的精湛技艺。类似器物,可见伦敦V&A博物馆一例以及故宫博物院所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842

元剔红过枝菊花圆盘

H 2.8 cm,D 16.5 cm

盘圆形,弧形壁,矮圈足。内外皆黄漆素地雕朱漆花纹,盘内雕折枝菊花纹,布局疏朗,工精别致,古人认为菊花是长寿之花,并将其誉为花中“四君子”之“隐逸者”。文人雅士常以菊花比喻品格高洁。盘外壁以剔犀器物上常见的卷草纹为饰,为元代剔红漆器特有的装饰方法。盘外底髹黑漆,光泽内敛,上有蛇腹断间冰纹断,甚具斑驳古旧之质感。针划“张成造”竖行款。 此盘髹漆肥厚,漆质红润纯正,图纹精美,刻工细腻,磨制圆熟,充分体现了制者不俗的技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成,浙江嘉兴西塘杨汇人,生卒年不详。张成作品传世较多,有剔红、剔犀两种。皆用漆精良、髹漆厚重、运刀犀利、花纹圆润劲健,尤善雕花鸟、花卉、几何云纹,亦能山水。其雕花鸟,以一种花铺满器面,作二鸟相对旋飞其间,纹饰生动且极具装饰效果。雕花卉,则选取一枝构图,大花大叶,翻卷自然。综观张成的雕漆作品,意境浪漫,技艺精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843

元剔犀如意纹香盒

H 4 cm,D 11.5 cm

此器圆形、平顶、直壁,子母口,足内及底髹黑漆。盖面满雕香草纹,线条流转自然,斜面显露红黑色漆。漆色莹亮温润,构图饱满,堆漆肥厚,形制古朴典雅。全器雕刻不作棱角之形,雕刻精细工整,雅致匀称,纹饰造型婉转生动,饱满柔美。底款针线刻“杨茂造”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剔犀”是指在漆胎上髹两种或三种颜色相间的漆层,每色均髹一定的厚度。由于各色漆层相间,雕刻处便露出不同的色层。经过磨光,即为成品。此盒漆层厚约百道,深刻近底,斜面显露红黑线条。刀法圆润,刚劲有力。杨茂,元代著名雕漆名家,浙江嘉兴人,其“剔红最得名”,又工戗金、戗银法。其剔犀器却稀见无多。此件与故宫博物院藏杨茂所作“花卉纹剔红渣斗”、“山水人物纹剔红八方盘 ”相比较,皆是刻工精致,圆润不露刀痕。可知,杨茂不仅是剔红高手,剔犀技巧也精湛至极,此盘为研究元代剔犀工艺提供了可靠而精美的实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832

明晚期铜鎏金錾花筒式炉

10 cm diam/ 7.9 cm high; 580g

此炉形制,当属筒式之炉。

中国工业造器,早期为平面绘制纹饰,如陶器。自青铜文明诞生始,由平面绘制发展为錾刻浮雕,这一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铜器工艺自商周以降,一直延续着此等工艺发展着,只是许多器物表面增加了镶嵌工艺,如嵌金银、鎏金银、镶宝石,或是几者并用,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纵观宣德炉之工艺,诞生之初,青铜器与宋瓷之文脉贯通,礼乐之仪,各执规范,通行于家国。明代晚期,由于江南的经济发达,文化兴盛,能工巧匠们制作了大量的文房精品。在杭嘉湖地区,涌现出不少文人雅士。二者相互切磋,定制诸多案头佳器。明清两代宫中档案记载不少“南匠”高师的事迹,皆可为证。松江府一代,便涌现出朱震明携其徒胡文明等铜作名匠。由于胡文明时处稍晚,制作与存世量较多,后人遂将之与制紫砂壶之时大彬,制手炉之张鸣岐,共称晚明“三家”。“胡炉”重精工浮雕,锦绣塞地,通体达金,边框错银,奢华之至也。自古即颇为藏家珍爱,近年海内外益加推崇,其涨势曾他们以锦地錾花、诸般浮雕、鎏金嵌银等诸多工艺制作铜炉。我们知道的朱震明、胡文明等都是晚明云间人氏(今松江县),为晚明制炉大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晚明錾花鎏金铜炉大体分三类:一为仿青铜器之簋式铜炉,二为筒式铜炉,三为冲天耳铜炉(较少)。总体特征为錾花、浮雕、鎏金、阴刻款识,亦有无款式者。皆为水红铜质,盖取其质韧,延展性佳,便于施作雕錾神技之妙也。其炉形上阔下收,平口内敛,回廊垂檐,内膛平滑,黑漆古色,绿松古锈。炉之上下均鎏赤金,炉身满工,錾花锦地,其上浮雕,参差掩映,为梅、石、兰等花卉组合画面。筒式炉之工艺、品相华美高贵者,可为文房上佳之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860

清紫檀百宝嵌花鸟纹笔筒

10.5 cm diam,13.6 cm high

参阅:郑珉中主编,《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文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293页。

笔筒以紫檀为材质,圆筒形,敞口平足,外壁以百宝嵌工艺饰雀鸟、梅、兰、竹。雀鸟栖息枝头,俯身探望,活泼生动,梅树盘曲遒劲,花叶饱满,枝叶翻转,似有阴阳向背。翠竹绕树挺生,灵芝、兰草皆有情态。整体造型端庄规整,器色如蒸栗,以染牙、螺钿、玛瑙等为材,镶嵌刻划精湛细腻,饱含文雅书卷气,久经摩玩承传,使笔筒表面生成了自然的包浆,苍润坚凝,历史气息浓郁,不失为一件案头佳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百宝嵌之工,据张贷在其《夜航船·卷十二·宝玩》所云:螺钿器皿。嵌镶螺钿梳匣、印箱,以周柱为上,花色娇艳,与时花无异。其螺钿杯箸等皿,无不巧妙。《遵生八笺》称:如雕刻宝嵌紫檀等器,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此件笔筒镶嵌花鸟即如浮雕,栩栩如生,色艳质润,方寸之间,图文端庄清雅,展玩在目,妙趣横生,可谓精工巧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819

清早期

紫檀百宝嵌拜盒

32.2×16.5×5.5 cm

拜盒以细密紫檀制,箱顶周缘起线,以松石、玛瑙、螺钿、青金石、骨等百宝镶嵌鹤寿图,可见苍松枝干嶙峋,松下一只回首仙鹤,远处仙鹤展翅从祥云中来,翎羽刻划细致,甚是生动。地面点缀灵芝、牡丹,花叶饱满丰莹,似有清香飘散,一派祥瑞之气。四壁光素,边角皆设铜包角,正面方形面叶,拍子作云头形开口容纳钮头,铜件皆采用卧槽平镶作法,实用而具有装饰美感。盒盖相交处起宽皮条线,又起到加固防护作用。整器造型简洁,线条匀细流畅,嵌工精致,深纯的紫檀色泽与百宝嵌相互映衬,增加了盒身的装饰效果。

拜盒又称拜匣或拜帖匣,因拜帖而得名。过去若求礼数周到,拜帖的传递便少不了拜匣。其中不仅仅是名帖,凡各种往来的礼帖、请帖、庚帖皆以此传递。

百宝嵌工,据《遵生八笺》称: “如雕刻宝嵌紫檀等器,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其做法,有隐起如浮雕的,也有表面平齐,不见起伏的。此件拜盒镶嵌画面如浮雕,色艳质润,方寸之间,图文清雅,展玩在目,妙趣横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869

清周笠款 楠木兰花诗文笔筒

17.7 cm diam,16.5 cm high

笔筒楠木材质,造型整圆规矩,平口直壁。外壁以陷地法刻兰花纹,兰草欣长,花蕊绽放,似散出缕缕清香,极具简意文人画情趣。上书郑燮《题画兰》诗句“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书法遒劲飘逸。署“云浦周笠”名款及“牧山”印款。整个画面高低错落,疏密整斜,错落有致,从而使得小品也隽永,韵致独到,生动洗练。兰花高贵、清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君子的代表,是高洁、典雅和坚贞不渝的象征。整器饱含清闲逸趣,乃为一件文房佳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周笠,字牧山,清嘉定人,周颢之侄。善刻竹,与周颢齐名。擅长绘画,山水师法元四家,水墨花卉生意盎然。周笠少时与周颢同学画,同刻竹,但各得其意,各不相袭。清人评其作品“生意远出,神气内涵,万点当虚,千层叠起,浑厚中自露秀色”。周笠晚年客居扬州,六十岁而病卒,今传世作品较少。

中国嘉德2017春季拍卖会

上海精品展

时间

4月22日10:00-18:00

4月23日10:00-16:00

地点

上海半岛酒店外滩中山东一路32号

石家庄精品展

瓷器/玉器/佛像

时间

4月25日 10:00-18:00

4月26日10:00-18:00

地点

稍可轩生活馆石家庄习三内画博物馆6层

广州精品展

时间

4月29日 10:00-18:00

4月30日 10:00-16:00

地点

广州四季酒店天河区珠江新城珠江西路5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04:50 , Processed in 0.07329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