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2406

积分

好友

主题
发表于 2024-5-5 20:01:02 | 查看: 481| 回复: 0
四川文明网成都讯(锦江区文明办)10月12日至16日,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在此期间,锦江区也推出了2023年锦江区“畅游成都·体验非遗”系列活动。皮影表演、醪糟制作、漆珠打磨、蜀绣绣制……这个周末,锦江区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带你走进非遗,揭开传统非遗技艺的神秘面纱。

体验趣味皮影 感受光影故事

“一口诉说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是对皮影戏表演的真实写照。10月12日—15日,每晚一场的“夜里有戏”第八届成都国际非遗节——2023年锦江区“畅游成都·体验非遗”皮影戏进社区活动,带人们深入体验别样皮影魅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成都皮影又称灯影戏,是四川皮影中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艺术品种,其古朴、庄重、典雅、大气的造型特点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活动中,来自“冰人影戏”表演团队的老师们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成都皮影的起源和特点,让大家对皮影有了初步的了解。紧接着,伴随着一段充满中国民俗气息的配乐声,皮影戏老师带来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经典剧目《狐假虎威》。老师在幕后熟练地操作,皮影道具在手中上下翻转、来回跳跃,活灵活现的人物在幕布上又跳又跑,各种高难度动作让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随后,在起伏的锣鼓声中,皮影戏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胡萝卜怪》《三只小猪》等众多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赢得现场掌声、欢呼声不断。

看完老师精彩的演出后,孩子们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拿上自己心仪的皮影角色站到白幕后表演起来。只见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节奏地舞动着皮影操作杆,让这些皮影人物灵活地动了起来,同时,大家还绘声绘色地配音,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一方白幕,昏黄灯光,二三人物,承载着无数中国故事。本次非遗皮影体验活动让大家看到了原汁原味的皮影戏,实实在在过了一把皮影瘾。同时,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激励大家争做非遗保护者和传播者。

寻味非遗 酿造舌尖上的甜蜜

这个周末,在三圣花乡农居,“醪糟有蜜”第八届成都国际非遗节——2023年锦江区“畅游成都·体验非遗”刘创创·中国甜匠人学堂开课,带人们寻味非遗,酿造舌尖上的甜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了解,刘创创醪糟·米酒始于2015年,2018年在锦江区成立“刘创创”品牌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以“传承百年酿造工艺,沉酿最古早的中国甜”的理念做产品,倡导生活、自然、手作的生活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国古老的酿造技艺,并在传统基础上独创了更多风味、新颖的产品。其中,蜜香型甜酒曲制作技艺被列为锦江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中,刘创创醪糟相关负责人向大家分享了醪糟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并详细地介绍了从选米、泡米、蒸米到加入酒曲、发酵等各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引发了大家对醪糟制作的浓厚兴趣。

随后,大家按照讲解,一丝不苟地复刻了每一个步骤。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认真洗米、泡米,然后将米蒸熟。大家小心翼翼地将米饭摊凉,并加入适量的甜酒曲,搅拌均匀。最后,将混合物装入无菌的环境中,恒温培养。经过3天的发酵后,就能品尝到甜甜的醪糟米酒。

整个过程中,大家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专注。孩子们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加深入地理解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第一次体验醪糟制作,很新奇,也学到了很多发酵的知识。为这些了不起的非遗技艺点赞!”一位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深有感触地说。

体验漆艺制作 领悟匠人精髓

“成都漆艺,是四川省成都市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发轫于商周,成熟于汉,兴盛于唐,绵延于宋、明、清而不断发展,历史悠久。”10月14日,在锦江区竹林巷星空里咖啡书店,一场别开生面的讲解拉开了“漆里有艺”第八届成都国际非遗节——2023年锦江区“畅游成都·体验非遗”成都漆艺体验活动的序幕。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大家将亲身体验漆器银片雕刻和针刻工艺的巧妙,还能参与大漆珠打磨,走进漆艺匠人的日常。

为了让大家能近距离感受非遗漆艺的独特魅力,活动中,漆艺匠人向大家展示了多件精美独特的漆艺作品。只见这些作品色泽鲜艳,花纹细腻,构图饱满,无不让人眼前一亮。大家爱不释手,细细品味漆艺之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银片雕刻和针刻工艺体验环节,大家根据老师的讲解,选稿、拓稿、雕刻,并转印雕刻在漆盘上。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完成了一件简单的漆盘雕刻作品。尽管手法不够娴熟,但看到自己的作品大家都喜笑颜开。

而在即将举行的大漆珠打磨工艺体验活动中,大家可以随机选择一颗漆珠,并以不同型号的细砂纸,通过层次打磨和抛光工艺,感受漆艺磨显中变幻莫测的独特魅力。

“把自己喜欢的图案变成一件漆艺作品,感觉很有意义,我要把它摆在家里。”“虽然今天我们只体验了漆器工艺的一部分,但是也能从中感受到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把非遗漆艺带回家。

穿针引线 发现指尖上的蜀绣之美

一张张脸庞表情全神贯注,专注的眼神跟随着手中的银针移动,只见指尖翻转,一针一线之间,明丽清秀的图案绽放在绢面上……10月13日,当人们走进大慈寺绣兰道,就能邂逅这样一幅画面。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成都市锦江区文化馆协办的“弘扬优秀文化,品味蜀绣魅力”2023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蜀绣传承体验活动正在此举行,参与者们化身一位位“绣娘”,在穿针引线中感受非遗蜀绣的韵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现场,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蜀绣的文化和技艺,并演示了最简单初级的蜀绣手法——铺针、晕针、滚针等技艺手法。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四川地域特色,弘扬天府文化内涵,老师在教授大家蜀绣基本技法的同时,更有机融入了“熊猫”“茶文化”等四川特色文化元素,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四川历史以及蜀绣源流。随后,大家以布为纸,以线为墨,以针做笔,专注于感受“一根丝线分十二根,一根绣针百转千回,花从指间生”的美妙,用一针一线勾勒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慢慢地,一幅幅精美的蜀绣作品在欢声笑语中相继呈现。

“蜀绣很漂亮,一定要静下心来慢慢绣,回家后我会继续完成我的作品。”“这种非遗体验活动非常好,希望能经常举办。”现场居民对此次蜀绣体验活动赞不绝口。

多彩非遗,魅力传承。接下来,锦江区将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通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以展演、讲座、体验等多种形式,拉近群众与锦江非遗的距离,让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非遗之美,自觉加入到非遗传承和保护队伍中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5 12:21 , Processed in 0.0452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