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漆器髹饰 技艺
文化 遗产名称:扬州 漆器髹饰技艺
所属地区: 江苏 · 扬州
遗产编号:Ⅷ-52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江苏省扬州市
遗产级别: 国家
壹
扬州漆器为中国传统的特种工艺品,它历史悠久,品种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蜚声中外。其产品主要有各类屏风、挂屏、橱柜、桌椅几凳、瓶盘、碗盒、茶具、烟具、文房四宝和旅游纪念品等两千多个花色品种。
2300多年前扬州漆器就已发端。当时的扬州漆器在造型、髹饰技法等方面水平已达到一定的高度。经过2000多年历代名家心摹手追,现代的扬州漆器艺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工艺种类齐全,精品佳作迭出。扬州漆器工艺精巧,绚丽多彩,典雅华贵,格调清新,极富东方神韵。
贰
工艺特点
01
扬州漆器在工艺上采用涂、绘、勾、刻、填、雕、镂、磨、镶、嵌等多种手法,具有平、亮、细、匀、艳、雅的艺术表现效果。
种
类
工艺装饰种类有雕漆嵌玉、平磨螺钿、点螺、纯雕漆、骨石 镶嵌、刻漆、雕填、彩绘、磨漆画、彩漆平嵌等十大类。其中,最有名的主要有多宝嵌漆器和螺钿漆器。
1、多宝嵌漆器
多宝嵌是我国漆器工艺中别具一格的品种,是由明嘉靖年间著名匠师周翥创制的。它是选用翡翠、象牙、玛瑙、青玉、白玉、芙蓉石、青金晶、木变石等珍贵材料,并利用其天然色泽,雕镂拼接于漆器上,使珍玉镶嵌和漆器珠联璧合,天衣无缝,相得益彰,具有华丽富贵、典雅、浑厚的优点。
2、螺钿漆器
扬州螺钿漆器又分为平磨螺钿、点螺两大类。平磨螺钿是把各色贝壳,打磨成薄片,用特制的工具做出各种人物、风景、楼台亭阁、花鸟虫鱼等图案,拼贴镶嵌于漆地上,再经髹饰推光而成。它的特点是漆底光亮如镜,黑白分明,图案疏朗有致,风格清雅素洁。点螺是精心选用蚌壳、云母、夜光螺等优质贝壳,将其磨成相当于人发1/3细的丝,再用特制的工具,割切成细若秋毫的点、丝、片,一点点地嵌于漆底上,有时还间以金丝银片,再经髹饰,推光而成。它的风格是,五光十色,灿若虹霞,精致纤巧,尤其是点螺作品的边缘,常采用细致的二方连续图案,使作品更富于装饰性。
叁
早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就已开始出现,从出土实物可以看出,当时漆器的造型和髹饰技法已有较高水平。到了汉代,漆器被广泛用于许多领域,造型和装饰手法更为精美多变。扬州市郊出土的汉代漆器不下万件,以彩绘漆器居多,器型繁多,图纹丰富。唐代扬州的脱胎干漆、金银平脱、螺钿镶嵌等工艺技法已相当成熟,漆器被列为24种贡品之一。
明清时期,扬州漆艺臻于鼎盛,出现剔红雕漆、平磨螺钿镶嵌、软螺钿镶嵌、百宝镶嵌等著名品种,形成特有的地方风格。乾隆年间,扬州出现多条以生产漆器命名的街巷,漆器产量和品种均达到历史最高峰。
主要价值
03
扬州漆器 2300 年来积淀了极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扬州漆器文物对研究古代墓葬习俗、古代建筑装饰、古代纹样具有重要价值。扬州漆器还具有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
目前,浓缩了传统文化精华的扬州漆器制作技艺在与现代文明的某些元素有机结合后,不断生发出一系列与现代生活紧密相关的工艺美术品。
代表性人物及代表性作品
明末清初的扬州漆艺大师江千里(字秋水),以制作点螺漆器著称于世。明末扬州漆艺大师周翥创制了骨石镶嵌和百宝镶嵌工艺。清代出现了卢映之、王国琛、卢葵生、夏漆工等一批漆艺名师。清末至民国年间,主要有梁福盛、吴永顺、谈森福三家。
新中国也涌现了一批漆艺大师,合作社时期有梁国海、王国治、孙国云和孔欲清,目前有以张宇、赵如柏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当代代表作品主要有著名艺人梁国海、王国治选用画家陈之佛的画稿,和一些青年艺人精心制作的“和平之春”、“喜鹊登梅”等。
为你而生活动运营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