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芝卿工作照 李芝卿(1894~1976)是福州著名的漆艺术家。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首饰匠家庭,从小喜欢绘画、工艺,读过中学,教过小学、中专,当过绘瓷员,对国画有一定的造诣,对中国的工艺,如陶瓷、铜器、玉器等,有着广泛的知识和修养,这些条件,使他优于同代的一般髹漆匠师,从而在髹饰艺术方面,做出了具有创造性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拜师学艺 李芝卿工作照 1909年,李芝卿的父亲不幸病逝。在母亲支持下,他进入福州八闽中学学习,后因家贫辍学。1913年,他进入福州工艺传习所漆科学做漆器。他先拜清廷御匠、著名漆工林鸿增为师,后跟随在传习所任教的日本漆艺大师原田(一说为深田或森田)学习倭漆。原田先生极为赏识他过人的才华与天赋,与之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1915年,他从福州工艺传习所毕业。 1922年,李芝卿到安徽美术工艺实习所任漆器技师。1924年,他在老师原田的帮助下,到日本长崎美术工艺学校当其助手,并深造两年。这使他在日后的创作中,能把倭漆精华(如莳绘、变涂技法)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漂泊打工 李芝卿工作照 1926年,李芝卿回国,虽然身怀绝技,但依然难以谋生,只好流落民间打工糊口。为了谋生,他在龙溪职业学校任漆艺教员,后来到宁德三都澳当小学美术教员。 1931年,他在福州惠儿院漆工科任技师时,潜心钻研,在中国传统的金银平脱技法基础上,利用锡箔,首创了嵌银(俗称台花,“台”即福州话嵌入之意)技术。此法是把鱼鳔胶熬煮之后,和生漆搅拌,把锡箔压在漆面上,再刻出花纹,上漆研磨成嵌银漆器。此法达到了嵌银丝的艺术效果,既节省了白银,又大大降低了成本。那时,用尖刀雕制贴于漆器表面的锡箔,一个月最多只能雕制十几个小“板只盒”,产品深受顾客喜爱。 在旧社会,工匠是被人轻视的。技术就是饭碗,李芝卿怕公开绝技后,饭碗被人夺走,一切秘不告人。许多同行想学到这个技术,他谎称是用老虎的尿液和漆胶熬成胶水。 李芝卿还利用填雕技法并结合罩明,形成了暗花等技法。他创作的漆艺作品中,有仿古铜历史名人孔子、岳飞,还有嵌银漆盘、茶具、酒具、烟盒等,都是福州脱胎漆器珍品。1934年,其作品选送参加美国芝加哥国际博览会并获奖。 1937年,李芝卿被香港民生漆器厂聘为漆器技师。1941年12月25日,日本侵占香港后,李芝卿回到了福州。妻子不幸逝世后,经福建省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吴启瑶教授介绍,他带着孩子到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永安,在省卫生厅打工谋生。 1945年8月,他到泉州市德化示范瓷厂任彩画技师。他专心学习瓷画的工笔淡墨和国画的山水花鸟,在以后的创作中,又把它们有机地应用到了漆画创作和器皿的装饰上。 1947年,李芝卿回到福州,在闽侯小学任代课教师,后入进入兰记脱胎漆器店任技师。 激情迸发 李芝卿在长春参加首辆“红旗”轿车装饰设计合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李芝卿制作的古铜色浮雕毛泽东像,获得江西省国货展览会一等奖。 1952年,公私合营的福州脱胎漆器公司聘请他任技术员,负责创新产品和技术指导。优厚的福利待遇,稳定的生活,让他有了很大的创作热情。此后几年,他创作的《八鸽图》漆画挂框、一对淡彩山水《山溪秋色图》脱胎漆器大花瓶、漆画挂框《闽江运粮图》、仿古铜浮雕《海之鹰》等作品,或获奖,或在国内外展出,或被苏联、德国等国家博物馆收藏。 1957年,李芝卿成功地创造了闪闪发亮的赤宝砂,用来装饰花瓶,还用这种技法装饰东风牌和凤凰牌小轿车仪表板。 1959年,李芝卿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制作了器皿挂联、漆器屏风,体现了福建地方色彩和民间工艺水平。他复制的人面兽铜鼎和其他出土文物,几乎可以乱真。 开办职校 李芝卿在传授漆器髹饰工艺 1956年,李芝卿被评为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并当选为福建省政协委员。同年,他建议福州市工艺美术局创办一所工艺美术学校,培养人才,让脱胎漆器艺术后继有人。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成立后,他被聘为漆画教员。他亲自编写讲义,带领学生到工厂实习,公开了自己的独门技术,培养了大批人才。 他把各类漆艺纹饰技法进行了科学整理和剖析,做成直观教材——100块斑纹漆样板。这套漆艺模板,是他学习日本技术,以斑纹填漆为基本语言,加上钩、刻、描、画而创作的,为现代磨漆画提供了示范,影响深远。这些漆艺技法样板现珍藏于福州工艺美术馆。 创新良多 李芝卿与高秀泉在北京(1959年)参加国庆十周年 李芝卿把日本的变涂工艺和我国传统的填嵌工艺融合运用,创造出整套厚髹填嵌技法,后人将其归纳为七大类。第一,闪光沉花法,利用生漆的半透明和金属材料的反光性能创造此法,色泽华丽,犹如珊瑚玛瑙。1956年,此法曾用于红旗轿车上。第二,铁锈铜斑技法,利用香灰等材料,在漆画干透之前操刷,使其有古旧锈斑的效果。此法能仿制古铜器的锈斑色彩和纹样,有利于修复文物。1959年,李芝卿到南京博物馆复制商朝的大型青铜器司母戊鼎。1963年,他到长沙复制战国时代的铜器,都十分成功。第三,犀皮起皱法,利用生漆快干时会起皱的特点创造此法,显得朴素天然,酷似苍松翠柏。第四,漆彩漂变法,利用生漆加汽油后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创造此法,如行云流水,变幻莫测。第五,漆粒细砂法。第六,冰裂蛇断法。第七,锡箔嵌丝法。 李芝卿把漆艺和绘画艺术紧密结合,推动发展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漆饰绘画,也称之为福建磨漆画,极大地扩展了髹饰技术领域。 李芝卿作品 李芝卿作品 |
|漆语漆缘官方QQ群|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漆语漆缘-漆器漆艺爱好者社区-漆器收藏头一站
( 晋ICP备2023015989号 )
GMT+8, 2025-5-4 15:36 , Processed in 0.077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